-
看似平常,却不可或缺的片状独石陶瓷电容器
对于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这些被公认为较平常的无源部件,实际上却是最尖端电子设备不可或缺的部分。尤其对最尖端的半导体器件而言,片状独石陶瓷电容器更是极为重要的??梢运?,没有片状独石陶瓷电容器的话,就无法正常地运作。在电子行业曾一度有观点认为“电容器迟早会被半导体器件所取代”。而实际上,片状独石陶瓷电容器与半导体器件的进化相同步,其重要性也愈发增强。
2012-12-28
-
可降低成本,适合低压高效转换的开关稳压器
圣邦微电子推出的新一代同步升压开关稳压器,输入电压范围为2.7V ~ 5.5V,工作效率高达90%以上。SGM6605的工作开关频率为1.2MHz,推荐电感值在2.2μH ~ 10μH范围内,开关管内置,从而减少了外围元件的数目,降低了成本,非常适合低压高效转换的应用。
2012-12-28
-
从七个方面详解电感,工程师必备
电感是电子电路技术中非常重要的器件,电感的基本作用为滤波、振荡、延迟和陷波等,熟知电感的参数、类型和磁芯磁环,对电感的选型有很大的帮助。
2012-12-28
-
实例分析,便携设备如何选择电容电感(上)
介绍了电容电感易到影响的一些参数和系统设计人员必须了解的知识,并阐释了何时需要为便携式电源系统的最小但最高效的解决方案选择外部元件。
2012-12-28
-
实例分析,便携设备如何选择电容电感(下)
本文通过给出一些便携式系统设计实际情况的相关信息,向系统设计人员和元件采购工程师介绍了在元件选择过程中,应该向元件生产商索取的必要数据,来帮助选择合适的电容和电感元件。
2012-12-28
-
开关电源设计中的元器件如何选型?
开关电源属有稳压功能的DC/DC变换,其中间环节仍然要通过脉冲状态作为转换媒介。在开关电源中,电压、电流波形均为突变的脉冲状态,元器件所承受电压或电流除加在元器件上的供电电压以外,还有电路中电感成分引起的感应电压、电容器的充电电流等,使得元器件的选择变得复杂化。
2012-12-27
-
什么是负载电阻?
负载电阻由于其特殊作用又称为放电电阻,制动电阻,刹车电阻,吸收电阻。负载电阻一般来说就是表示你的电源要带多大的负载。不是一个固定值,有个取值范围。这类电阻功率大,一般为无感的功率电阻。无感值,超低感值是对这类产品重要的要求,在吸收功率对多余电量放电的过程中,如果电阻的电感值过大,则容易产生震荡,对回路中的其他元件,电源及设备本身产生伤害最典型的,如果短路,负载电阻就是0,电流瞬间趋向无穷大,会烧断保险丝或者烧坏电器,甚至直接烧坏内部许多器件。
2012-12-27
-
针对高温汽车应用的新款IHLP电感器
Vishay推出新款低外形、高电流电感器,器件的频率范围达到1MHz,可用作电压调节模块和DC/DC转换器的解决方案,既高效,又节约空间和能源。新电感器可处理高瞬态电流尖峰而不会硬饱和。
2012-12-26
-
为USB 3.0提供ESD保护二极管
东芝推出紧凑型静电放电?;ざ?,为USB 3.0和其他接口提供ESD保护。新产品可实现多个二极管,同时还可保持低电感流通式布局的信号品质,计划于12月底开始量产。
2012-12-26
-
日置推出精度高达0.02%的小体积电阻计
电动汽车马达、变频器以及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功率调节器较多的使用线圈和电感等电子零部件。如何需要测量直流电阻,日置面向环境、新能源领域推出了电阻计RM3544、RM3548,可进行最高0.02%的高精度测量……
2012-12-26
-
一个电池供电的便携式应用的电源设计
TPS6125x器件提供了一个电池供电的便携式应用的电源解决方案。专为低功耗应用中,TPS6125x支持高达800 mA的负载电流从电池放电低至2.65V,允许使用低成本的芯片电感器和电容器。
2012-12-26
-
什么叫LC正弦波振动器?
LC振荡器实质上是满足振荡条件的正反馈调谐放大器。LC正弦波振动器按反馈网络结构不同,可分为互感耦合和三点式两大类。由LC振荡回路引出三个端点,分别与振荡管三个电极相连,构成反馈式自激振荡器,所以常称为三点式振荡器。如果反馈电压取自分压电容,则称为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如果反馈电压取自分压电感,则称为电感三点式振荡器。
2012-12-26
- 避开繁琐!运放差分电容测量简化指南
- 精准捕捉电流波形:开关电源电感电流测量技术详解
- 恒压变压器选型指南:如何平衡成本与性能?
- 电能控制的中枢神经:控制变压器深度解析
- 物联网互联新选择:1-Wire总线技术详解与实战指南
- 贸泽电子新推EIT专题:洞察3D打印如何重塑设计与制造
- 聚焦能效与性能,Vishay为AI及电动汽车注入“芯”动力
- 2025中国IC独角兽论坛沪上启幕,赋能半导体产业新未来
- 村田中国亮相 CIIF 2025 —— 以创新元器件赋能新型工业绿色智能化发展
- 车规与基于V2X的车辆协同主动避撞技术展望
- 数字隔离助力新能源汽车安全隔离的新挑战
- 车用连接器的安全创新应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