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阻抗怎么计算?
在具有电阻、电感和电容的电路里,对电路中的电流所起的阻碍作用叫做阻抗。阻抗常用Z表示,是一个复数,实部称为电阻,虚部称为电抗,其中电容在电路中对交流电所起的阻碍作用称为容抗 ,电感在电路中对交流电所起的阻碍作用称为感抗,电容和电感在电路中对交流电引起的阻碍作用总称为电抗。 阻抗的单位是欧姆。阻抗的概念不仅存在与电路中,在力学的振动系统中也有涉及。
2019-03-27
-
一体成型电感、传统功率电感和NR电感比较哪个更可靠?
随着电子产品的应用功能越来越多,电子产品对电源功率转换效率和工作频率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对电感的工作频率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功率电感工作频率最高普遍在100KHz左右,而NR电感工作频率最高也只在1MHz左右,但一体成型电感的工作频率已经可以达到5MHz.其工作频率远高于传统功率电感。
2019-03-20
-
分析简单的升压电路,看电阻、电容等元件是如何工作?
本文就是通过分析一简单的DC-DC升压电路,来综合了解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它们之间又是如何组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实现了升压的功能,看完之后或许会发现,元器件好神奇,不同的组合形成不同的“招式”,造成电路千变万化。图1为简单的DC-DC升压电路图。
2019-03-20
-
手把手带你计算一个QR反激开关电源
QR模式也叫反激准谐振模式,其实是DCM的一种,是指当磁芯能量完全释放完毕后,变压器的初级电感和MOS的结电容进行谐振,MOS结电容放电到最低值时,初级的开关管导通。此模式是集DCM的优点及大部分缺点于一起,只是把其中的一项缺点做了优化从而变成了优点。就是加了谷底检测功能,改善MOS的开通损耗,从而改善效率。
2019-03-18
-
模拟地与数字地、磁珠与电感区别分析
数字地是数字电路部分的公共基准端,即数字电压信号的基准端;模拟地是模拟电路部分的公共基准端,模拟信号的电压基准端(零电位点)。有一匝以上的线圈习惯称为电感线圈,少于一匝(导线直通磁环)的线圈习惯称之为磁珠。
2019-03-15
-
开关电源该如何配置合适的电感?
开关电源(SMPS)是一种非常高效的电源变换器,其理论值更是接近100%,种类繁多。按拓扑结构分,有Boost、Buck、Boost-Buck、Charge-pump等;按开关控制方式分,有PWM、PFM;按开关管类别分,有BJT、FET、IGBT等。本次讨论以数据卡电源管理常用的PWM控制Buck、Boost型为主。 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下开关电源该如何配置合适的电感吧~
2019-03-14
-
电感器代换方法及故障点解析
通常情况下,电感器损坏后,应使用与其性能类型相同,主要参数相同、外形尺寸相同电感器来更换,但若找不到同类型电感器,也可用其他类型的电感器代换。以下是电感器代换方法及故障点解析。
2019-03-14
-
常用电子元器件检测方法
以下总结了一些常用电子元器件检测方法,包括: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变压器。固定电阻器的检测:将两表笔(不分正负)分别与电阻的 两端引脚相接即可测出实际电阻值。
2019-03-12
-
解析贴片电感失效原因
贴片电感失效原因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分别是耐焊性、可焊性、焊接不良、上机开路、磁路破损等导致的失效,下面将就这五点做出解释。
2019-03-10
-
看漫画学电感
电感是闭合回路的一种属性,是一个物理量。当线圈通过电流后,在线圈中形成磁场感应,感应磁场又会产生感应电流来抵制通过线圈中的电流。这种电流与线圈的相互作用关系称为电的感抗,也就是电感,单位是“亨利(H)”,以美国科学家约瑟夫·亨利命名。它是描述由于线圈电流变化,在本线圈中或在另一线圈中引起感应电动势效应的电路参数。电感是自感和互感的总称。提供电感的器件称为电感器。
2019-03-08
-
这种阻抗匹配的思路,你尝试过吗?
RF工程师在设计芯片和天线间的阻抗匹配时,根据数据手册的参数进行匹配设计,最后测试发现实际结果和手册的性能大相径庭,你是否考虑过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别?匹配调试过程中尝试不同的电容、电感,来回焊接元器件,这样的调试方法我们能改善吗?
2019-03-05
-
整合电磁兼容性元件:共模电感、磁珠、滤波电容器
电子线路设计者往往只考虑产品的功能,而没有将功能和电磁兼容性(即EMC,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综合考虑,因此产品在完成其功能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功能性骚扰及其它骚扰。
2019-03-04
- 避开繁琐!运放差分电容测量简化指南
- 精准捕捉电流波形:开关电源电感电流测量技术详解
- 恒压变压器选型指南:如何平衡成本与性能?
- 电能控制的中枢神经:控制变压器深度解析
- 物联网互联新选择:1-Wire总线技术详解与实战指南
- 贸泽电子新推EIT专题:洞察3D打印如何重塑设计与制造
- 聚焦能效与性能,Vishay为AI及电动汽车注入“芯”动力
- 2025中国IC独角兽论坛沪上启幕,赋能半导体产业新未来
- 村田中国亮相 CIIF 2025 —— 以创新元器件赋能新型工业绿色智能化发展
- 车规与基于V2X的车辆协同主动避撞技术展望
- 数字隔离助力新能源汽车安全隔离的新挑战
- 车用连接器的安全创新应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