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EC开发的硅纳米线太阳能电池使转换效率达30%以上
在太阳能电池领域,瞄准下下代太阳能电池的各种构想不断涌现。其中一种设想是在底板上排列细线状的硅(硅纳米线)。包括美国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在内,目前世界各地都在进行开发。
2009-11-25
-
比亚迪太阳能电池 一期100兆瓦项目投产 二期在建设之中
比亚迪商洛太阳能电池项去年12月开工,今年9月份,省政府把该项目列入全省新能源发展规划的首个重点项目。目前100兆瓦太阳能电池项目即将建成投产,项目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之中。
2009-11-24
-
菏泽一大型锂离子电池项目获批复
日前,菏泽发改委获悉,本市东福思特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3.2亿AH高能动力锂离子电池及120万套电池管理系统项目在省发改委完成备案手续,该项目总投资105161万元。
2009-11-23
-
CY8C20xx6A器件:Cypress推出全新CapSense 电容式触摸感应器件
赛普拉斯半导体公司日前推出一系列全新的CapSense 电容式触摸感应器件,其1.8V的工作电压可以有效延长消费类手持移动设备的电池寿命。CY8C20xx6A器件可以替代机械按键和滑条,使设计师得以设计出具有吸引力的功能界面。这一新的系列产品还具有出色的响应时间和所有CapSense器件中最精确的扫描。
2009-11-23
-
DCB-101/EVB-101:三洋电机上市采用圆筒形单元的大容量电池模块
三洋电机发布了由多个主流圆筒形锂离子充电电池单元连接而成的笔记本电脑用大容量锂离子充电电池???。备有两种产品,即面向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的蓄电用途和备用电源等蓄电用途的“DCB-101”、以及面向电动摩托车及电动轻型车等动力用途的“EVB-101”
2009-11-23
-
iSuppli:明年即将解决太阳能电池过剩问题
根据行业调研机构iSuppli近日公布一份报告,声称受益于德国旺盛的需求,全球太阳能电池板供应过剩问题已经走出最严重时期。预计2009年全球太阳能电池板供应量超出需求近66%,低于8月份约92%的预计。
2009-11-23
-
中国电子制造业未来的工艺创新为基础产业带来巨大机会
工业胶粘剂生产商德路公司高度重视中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机遇,并希望通过沿用其不收取研发费用的方式,与中国电子制造、智能卡、太阳能电池、汽车制造、玻璃和塑料加工等等领域内的领先企业合作,通过协同创新的模式开发领先的制造工艺。同时,该公司在上海新的实验室在不久前的开业,将为中国厂商带来更快速而深入的服务。
2009-11-20
-
太能充电设备制造商ReNu展示新型太阳能充电器
专业太能充电设备制造商ReNu公开展示了一款新型太阳能充电器,产品不仅尺寸相对小巧,而且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太阳能板内置一颗充电电池.
2009-11-20
-
德纳控股开发出车载锂离子电池用热交换器
美国德纳控股(Dana Holding)公司宣布,开发出了电动汽车(EV)及混合动力车(HEV)配备的车载充电电池使用的热交换器。该产品可将锂离子充电电池散发的热量提供给空调系统,从而为充电电池降温……
2009-11-20
-
德国太阳能电池厂Q-Cells 三季度亏损达2.482亿欧元
德国太阳能电池大厂Q-Cells SE于12日德国股市开盘前公布2009年度第3季(7-9月)财报,今年第三季亏损达2.482亿欧元
2009-11-19
-
iSuppli:2013年太阳电池板市场的薄膜技术份额将翻倍
据iSuppli公司调查显示,薄膜太阳能电池正在迅速攫取晶体技术已有的市场份额,到2013年,其光伏部分的瓦特数会增加一倍多。
2009-11-19
-
锂-空气电池首次实用化
另外,如果使用水溶液取代水溶性凝胶,便可在空气中以0.1A/g的放电率连续放电20天,其放电容量约为5万mAh/g,比原来高一位数(图9)。由于金属锂电池的容量原本就比锂离子电池高一位数,因此该数值共比锂离子充电电池高两位数。水溶液的性能较高,但在易用性上凝胶更为出色。今后需要考虑对这两者中的哪一个进行开发。
2009-11-18
- 突破效率极限:降压-升压稳压器直通模式技术解析
- 高效与静音兼得:新一代开关电源如何替代LDO?
- 宽禁带半导体赋能:GaN射频放大器的应用前景
- 偏置时序全解析:避免pHEMT射频放大器损坏的关键技巧
- 风电变流器迈入碳化硅时代:禾望电气集成Wolfspeed??槭迪旨际蹩缭?/a>
- 告别繁琐!一台设备整合函数发生器与电源,测试效率飙升
- 聚焦电源与保护方案,Bourns班加罗尔设计中心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
- 航天史迎新玩家!贝索斯“新格伦”完美回收,马斯克罕见祝贺
- 村田亮相ICCAD 2025成都展会,以先进元器件解决方案助力AI芯片发展
- 终结传感器取舍困境:全固态太赫兹引擎兼顾雷达稳健与激光雷达精度
- 车规与基于V2X的车辆协同主动避撞技术展望
- 数字隔离助力新能源汽车安全隔离的新挑战
- 车用连接器的安全创新应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