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来工厂:利用搭载人工智能的传感器在边缘做出决策——第2部分
在现代工业智能化转型中,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的传感器正成为关键推动力。其中,将边缘与云端人工智能(AI)技术融入配备模拟和数字器件的传感器,成为极具潜力的方向。由于AI技术手段繁多,传感器设计人员在推进这一融合时,面临着诸多相互制约的挑战,像决策延迟、网络带宽占用、功耗与电池寿命,以及适配机器的AI模型选择等问题。前文已对基于AI的无线状态监控传感器Voyager4的概况与硬件设计做了介绍,本文将深入剖析为智能边缘传感器构建的软件架构、AI算法,以及在Voyager4上开发AI模型的全系统级方法。
2025-09-09
-
SiC赋能工业充电器:拓扑结构优化与元器件选型实战指南
随着工业新能源体系(如电动叉车、分布式储能、重型工程机械)的快速扩张,电池充电器的高功率密度、高转换效率、高可靠性已成为刚性需求。传统IGBT器件因开关速度慢、反向恢复损耗大,难以满足“小体积、大输出”的设计目标——而碳化硅(SiC)功率器件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 SiC器件的核心优势在于极致的开关性能:其开关速度可达IGBT的5-10倍,反向恢复损耗几乎为零,同时能在175℃以上的高温环境下稳定工作。这些特性不仅能将充电器的功率密度提升40%以上(相同功率下体积缩小1/3),更关键的是,它突破了IGBT对功率因数校正(PFC)拓扑的限制——比如图腾柱PFC、交错并联PFC等新型架构,原本因IGBT的损耗问题无法落地,如今借助SiC得以实现,使充电器的整体效率从92%提升至96%以上。 本文将聚焦工业充电器的拓扑结构优化,结合SiC器件的特性,拆解“如何通过拓扑选型匹配SiC优势”“元器件(如电容、电感)如何与拓扑协同”等核心问题,为工程师提供可落地的设计指南。
2025-08-29
-
氢能安全“感知者”:德克西尔定制化氢气传感器的场景化突围之路
随着全球“双碳”目标的推进,氢能作为“零碳能源”的代表,产业规模正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据《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5年中国氢能产业产值将突破3500亿元,覆盖制氢、储氢、运氢、加氢及燃料电池应用等全链条。然而,氢气的“双刃?!笔粜浴呖扇夹裕ū?%-75%)、易泄漏(分子量仅2,扩散速度是空气的4倍)、燃烧无焰(难以直观发现),使得安全问题成为氢能推广的“卡脖子”环节。
2025-08-25
-
干法电极破局者:清研TYB-005粘结剂如何破解行业三大痛点?
在全球动力电池产业以年均35%速度高速增长的背景下,电池制造工艺的创新成为企业抢占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传统湿法电极工艺因依赖有机溶剂(如NMP),面临着高能耗、安全隐患及环保压力等诸多问题,而干法电极技术凭借“无溶剂、低能耗、兼容高活性材料”的优势,被视为动力电池产业的“绿色捷径”。然而,干法电极技术的产业化率仍不足5%,其核心痛点在于分散性差、高温纤维化成本高、硅基负极耗锂三大问题,严重阻碍了其规?;τ?。 清研电子推出的TYB-005干法专用粘结剂,通过系统性创新直击这些痛点,为干法电极技术的规?;τ锰峁┝斯丶饩龇桨?。这款粘结剂不仅解决了干法工艺的核心难题,更在环保、成本及性能上实现了全链条价值提升,成为推动动力电池产业向“绿色、高效、高比能”转型的重要支撑。
2025-08-25
-
四年三夺IEEE最高荣誉:意法半导体的创新密码
在电子工程史的璀璨星河中,IEEE里程碑奖犹如一座座灯塔,标记着那些重塑人类文明的技术坐标。从伏特电池的诞生到马可尼的跨洋电波,这些突破印证了当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形成共振时,便能催生划时代的变革。2025年,意法半导体以卫星广播芯片组再获殊荣,成为少数四年内三夺该奖项的科技企业——此前其BCD工艺(2021)和MPEG解码器(2023)已两度改写行业规则。这背后,是持续三十年的技术深耕与市场洞察的完美结合。
2025-08-18
-
工业充电器PFC拓扑进化论:SiC如何重塑高效电源设计?
在工业4.0时代,从便携式电动工具到重型AGV(自动导引车),电池供电设备正加速渗透制造业、仓储物流和建筑领域。然而,工业级充电器的设计挑战重重:既要承受严苛环境(如高温、震动、粉尘),又需在120V~480V宽输入电压下保持高效稳定,同时满足轻量化、无风扇散热的需求。碳化硅(SiC)功率器件的崛起,正为这一难题提供破局关键——其超快开关速度和低损耗特性,不仅提升了功率密度,更解锁了传统IGBT难以实现的新型PFC(功率因数校正)拓扑。本文将深入解析工业充电器的PFC级设计策略,助您精准选型。
2025-08-18
-
英飞凌无线BMS破局之战:无"线"可能何以重塑电车安全?
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4500万辆之际,电池管理系统的效能边界面临重构。英飞凌推出的无线BMS解决方案以三层通信装甲(Connected Mesh+PAwR+AFH)与车规级芯片矩阵(AURIX TC397/TLE9018DQK/CYW89829)为双引擎,在彻底取消物理线束的同时,实现ASIL-D功能安全认证的全局防护。这场去线化的技术革命,正在重构高压电池系统的安全范式。
2025-08-18
-
德州仪器电源路径充电技术解析:如何实现电池寿命与系统性能的双赢?
在移动设备与便携式电子产品迅猛发展的今天,电池充电管理技术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德州仪器(TI)最新推出的电源路径电池充电器解决方案,通过创新的拓扑结构和精准的电流控制,在充电效率、电池寿命和系统可靠性三个维度实现突破性进展。本文将深入剖析BQ25180和BQ25620等代表性产品的技术优势,揭示电源路径技术如何为智能手机、电动工具等应用带来革命性的性能提升。
2025-08-08
-
汽车电子的“心脏稳定器”:车规片状电感应用全景解析
在汽车电子系统的深层架构中,片状电感正从普通元件跃升为核心安全器件。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进程加速,传统绕线电感已无法满足严苛环境下的稳定性要求。车规级片状电感凭借其小型化、耐高温、抗振动的特性,成为DC-DC转换器、ADAS传感器、电池管理系统中的关键组件。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单车电感用量已达传统车型的3-5倍,市场增速高达年复合16.4%(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达678亿元)。
2025-07-29
-
芯片级安全守护!800V电池管理中枢如何突破高压快充瓶颈
新能源汽车迈向800V高压平台已成行业共识,这不仅将充电时间缩短40%以上,更推动了电池管理技术体系的重构——高串数电池监控、安全防护冗余、高压组件适配成为技术突破的核心方向。在电压跃升背后,是BMS(电池管理系统)在精度、响应速度及安全性上的全面升级。
2025-07-04
-
从误报到精准预警:多光谱MCU重构烟雾探测边界
在火灾预警系统中,一颗仅3×3mm的微型控制器正悄然重塑安全边界。2025年,随着UL217第9版新规强制要求烟雾探测器具备干扰源识别能力,传统简单阈值检测方案面临全面淘汰。新一代烟雾探测MCU通过多光谱分析、纳安级功耗控制及云端互联,将误报率降低80%以上,同时将电池寿命延长至10年,成为智能安防领域的核心技术支点。
2025-07-03
-
选型不再纠结!一文读懂力芯微、TI、ADI升压转换器核心差异
在现代电子设备追求小型化、高效能和长续航的浪潮中,同步升压转换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能量引擎”角色。它们高效地将电池或低压电源提升至设备所需的工作电压,其性能直接影响终端产品的用户体验和竞争力。力芯微ET84501、德州仪器(TI)TPS61093和亚德诺半导体(ADI)LT8362是市场上极具代表性的三款高性能同步升压转换器芯片。本文将深入剖析它们的作用原理、核心区别、独特优势及典型应用场景,并辅以清晰对比表格,为工程师提供精准选型的决策依据。
2025-06-27
- 告别繁琐!一台设备整合函数发生器与电源,测试效率飙升
- 聚焦电源与?;し桨福珺ourns班加罗尔设计中心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
- 航天史迎新玩家!贝索斯“新格伦”完美回收,马斯克罕见祝贺
- 村田亮相ICCAD 2025成都展会,以先进元器件解决方案助力AI芯片发展
- 终结传感器取舍困境:全固态太赫兹引擎兼顾雷达稳健与激光雷达精度
- 车规与基于V2X的车辆协同主动避撞技术展望
- 数字隔离助力新能源汽车安全隔离的新挑战
- 车用连接器的安全创新应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