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森美和RFMicron联合推出多层面物联网传感器平台,支持无电池操作
安森美半导体(ON Semiconductor)与RFMicron合作开发了一款变革性划时代的“即插即用”开发工具,以加快部署无线无源传感器方案到任何物联网(IoT)云平台。
2016-02-22
-
更轻更薄即是好?为何支持电池拆卸的手机越来越少?
时至今日,市面上的手机品牌琳琅满目,手机的性能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以小米手机为代表的国产手机也在不断地进行开发与创新。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很多智能手机电池都不支持拆卸了,究竟缘由何在?
2016-02-17
-
能量收集天线助力无线传感器打响低成本“攻坚战”
能量收集是给通信系统中包括天线在内的各种射频/微波元器件供电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为自主射频标签(RFID)系统和无线传感器等类似应用收集能量,就能开发出无需额外电池的自我供电解决方案。为了展示这种可能性,本文设计了一种能量收集片状天线阵列,可以用于从周边能源捕获尽可能多的射频能量。
2016-02-12
-
影响光伏电池组件性能的‘罪魁祸首’:教你如何识别隐裂问题
隐裂、热斑、PID效应,是影响光伏组件性能的三个重要因素,近期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本篇文章主要是来说一下隐裂。
2016-02-11
-
锂电池电量也有误区:令电动汽车电池衰减的‘元凶’是谁?
对于电动汽车的用户来说,长时间使用的电动汽车,电池的电量会不会受到影响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目前的技术来说,这必然导致容量变小。对此,有人对电动车的锂电池进行了调研。电池的衰减呈现了两个趋势,一是行驶里程越长,衰减越大;二是温度越高,衰减越大。
2016-02-06
-
手机快充技术全面来袭,该如何选择合适的充电方案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用户对手机使用续航时间需求的提高,在受限于锂电池技术无法取得突破而做大能量密度的情况下,智能手机电池快速充电技术使用户在短时间内快速补充电量,从而使手机的续航时间得与延长,比如半小时内可以充满75%的电量,让用户轻松获得足够电池电量。
2016-02-06
-
残酷的现实:主流笔记本电池的续航和寿命都糟糕
说到数码产品,有一点我们是永远都不会满足的,那就是电池寿命。你一定希望自己的手机、电脑能够使用数天不需充电,但残酷的现实是:手机需要天天充电、笔记本电脑的续航力仅有几个小时。
2016-02-01
-
不能低于50%也不能‘喂’太饱,服侍诸多讲究的手机充电
小伙伴们,作为手机君的忠实“粉丝”,你们可曾了解过它的“起居生活”吗?比如,要想保证手机君的“健康”,其电量不能低于50%;要想保证电池不受损伤,电量不能“喂”太饱等等。其实,除了这些,关于手机充电还有更多讲究,这些你都知道吗?
2016-01-28
-
2016年快充设计趋势及最新恒功率高效率充电方案
众所周知,手机处理器正在以摩尔定律的速度前进着,已由最初的单核双核进化到如今的八核十核。相比于手机硬件性能的飞速前进,电池技术的进步用“龟速”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甚至成为了提升用户体验的瓶颈之一。如今手机厂商解决续航问题的办法无外乎两种:直接使用大容量电池,以及使用快速充电技术,相较于前者的“简单粗暴”,后者的实用性显然更高。
2016-01-27
-
养车的亲们看过来,教你如何保养爱车的蓄电池
汽车已经成为普遍的代步工具,随着汽车电子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水平的要求也逐渐提升。汽车电子的各种现代高科技设施也逐渐增设,在汽车辅助性方面不断增强。蓄电池作为汽车的主能源,在汽车中占据相当比重。如果日常维护不得当极易造成蓄电池的损坏。对于提升蓄电池寿命,小编总结出以下几点:
2016-01-26
-
出现不了奇迹的可穿戴,技术没有突破的电池续航
尽管近几年可穿戴设备异?;鸨?,但电池续航问题却成为制约这一领域发展的最大短板。由于短期内难以实现技术上的突破,因此可穿戴产品必须要证明自身的真正价值,才能吸引更多用户。
2016-01-26
-
此光伏电池脑洞大开,黑科技逆袭成黑马
可能在未来全球的能源都要靠太阳能来满足,但是要实现这一点实非易事??纯蒲Ъ颐悄远创罂丛斐龅母髦痔裟?span id="5n233hq" class='red'>电池技术。各种光伏电池未来将成为黑马,逆袭新能源技术。
2016-01-25
- 突破效率极限:降压-升压稳压器直通模式技术解析
- 高效与静音兼得:新一代开关电源如何替代LDO?
- 宽禁带半导体赋能:GaN射频放大器的应用前景
- 偏置时序全解析:避免pHEMT射频放大器损坏的关键技巧
- 风电变流器迈入碳化硅时代:禾望电气集成Wolfspeed??槭迪旨际蹩缭?/a>
- 打印机之都” 放大招?第二届中国打印机大会引发全行业聚焦
- 中国汽研联合促进会启动"质量向新"行动 智能底盘系列标准研究正式启动
- 沃尔沃卡车针对售后市场外观专利侵权成功采取维权行动
- 国产微显示技术突围:逐点半导体与芯视元共建AR芯片解决方案
- 可靠性设计:热继电器温度补偿与复位机制深度解析
- 车规与基于V2X的车辆协同主动避撞技术展望
- 数字隔离助力新能源汽车安全隔离的新挑战
- 车用连接器的安全创新应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