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觉技术走向移动应用
随着苹果?和谷歌?在最新款智能手机中去除耳机插孔、转而使用无线耳塞式耳机,可以说,有线音频连接很快会成为明日黄花。这些消费电子巨头和率先的创业公司都力争开发出“真正的无线”耳机,他们将要面临的主要设计挑战是维持全天候电池续航。有意思的是,许多年前助听器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能够以一颗小巧的电池运行7-10天。
2017-12-11
-
喷墨式太阳能电池板把 T 恤、窗帘都变成电力源
未来想为你的智能手机充电,除了可能透过如无线网络的无线充电环境、鼓励你多运动的电动鞋,也可以利用喷墨打印的塑料太阳能电池,只要有光的地方都能吸收能量,且应用范围更多元,比如你的 T 恤、背包、家中窗帘等都能印上电池。来自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的专家还表示,用喷墨印刷生产太阳能电池面板可说是目前最便宜的技术。
2017-12-07
-
电动汽车和充电桩设计提出哪些新的光耦驱动需求?
电动汽车内部存在电池管理、空调和牵引逆变器等各种子系统,工作条件不一,对功率器件及其驱动要求不尽相同。同时,充电桩有交/直流之分,充电功率/速度也不相同。这些不同的子系统和电源系统都会广泛使用光耦器,来进行隔离通信、驱动以及反馈。光耦在传统的工业应用中已非常成熟,那么在电动汽车/充电桩这些新兴应用当中,又有怎样的发展趋势和新的性能需求呢?
2017-12-04
-
不只有石墨烯电池,传感器也需要它!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最新的一项研究指出,将DNA尺寸大小的碳带固定在气体传感器上可以提高其灵敏度,效果远优于其它任何现有碳材料。团队开发了一种由石墨烯制成的新型纳米带,这是一个由碳原子构成的2D蜂巢。
2017-11-28
-
创新性电源的解决方案,将有利于交通运输系统的使用
交通运输系统的输入电压可能高达 14V (单电池供电汽车)、28V (双电池供电卡车、客车和飞机)、或更高电压,而其数字系统需要一个或更多个低压轨。因此,设计这类系统时,需要了解怎样才能简便、高效和可靠地从很高的输入电压降压。
2017-11-20
-
较真:一节干电池的电流到底是多少?
碱性电池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理所当然的存在。但是,你有没有像本文作者一样琢磨过这样一个问题:一节碱性电池到底能用多久?本文作者用自制的电池测量夹具,测量出闹钟的秒针走动时5号电池消耗的电流,推断1号电池的使用寿命为。。。
2017-11-16
-
苹果iPhone X iFixit拆解报告:双层主板+双单元电池
iPhone X是苹果发布的第一款OLED iPhone机型,这款手机已经于今日正式进入市场,目前已经有不少网友晒出了iPhone X开箱照片。今天下午,知名拆解团队iFixit给大家带来了iPhone X手机的完全拆解报告,一起来看看吧!
2017-11-06
-
嵌入式处理器用能量采集技术特别报告
能量采集的发展有两个焦点:一方面,要着眼能量转换本身(该技术尚未成熟,但不久以后会涌现大量应用);另一方面,业界正在研究超低功耗传感器节点器件,nA级的功耗对电池寿命的影响极小。
2017-11-03
-
如何开发微型太阳能无线传感器节点
无线传感器节点通过缩减传感器尺寸、简化维护问题和延长电池续航时间来降低实施成本。 本文图文详解了设计无电池设备的最好方法是通过用于通信和能量采集的低功耗蓝牙(BLE)等技术来降低无线传感器系统的平均功耗。
2017-10-26
-
选择合适的电池电量计,实现高精准度的电池建模
穿戴式设备正在推动一个极具吸引力且成长快速的市场,其中智能手表(Smart Watch)持续保持主导地位。在这种密集且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每一个制造商都力争将产品率先投入市场,而消费者则需要其装置具有最精确、最长的电池运作时间(图1)。本文讨论与电池容量管理关键功能密切相关的要求,并提出一种能够克服挑战的颠覆性技术。
2017-10-26
-
有机电解质如何提升锂硫电池稳定性的技术研究分析
金属Li上的SEI膜的特性和正极化学直接相关。在Li-S电池中,金属Li的退化在实现更好的超过500次循环的循环稳定性上是一个主要的阻碍。
2017-10-25
-
打造安全的数字能源基础设施:英飞凌、IBM、GreenCom Networks和icentic通力合作
2017年10月24日,数字化与分布式发电从根本上改变了目前的集中供应式能源系统。太阳能光伏电站、电动汽车、电加热和电冷却或电池储能必须接入智能电力系统。与此同时,它们必须防范日益猖獗的安全威胁。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IBM、GreenCom Networks和icentic携手开发并提供可扩展解决方案,确保将这些分布式发电设施安全并网。
2017-10-24
- 国产微显示技术突围:逐点半导体与芯视元共建AR芯片解决方案
- 可靠性设计:热继电器温度补偿与复位机制深度解析
- 工程避坑指南:防水连接器选型中的5大关键参数
- 测试技术革命:函数发生器与电源融合打造超级测试平台
- 车规与基于V2X的车辆协同主动避撞技术展望
- 数字隔离助力新能源汽车安全隔离的新挑战
- 车用连接器的安全创新应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