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薄膜太阳能电池标准组织成立
国内薄膜太阳能电池标准组织——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薄膜太阳能电池标准工作委员会近日在广东省佛山市成立。
2010-11-08
-
亚洲厂商是锂电池的主导者
在未来5年里,我们将看到先进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数以千计的生产商积极调整,以迎接全球几乎所有大的汽车公司推出的电气化车辆的预期需求。尽管在联邦政府的支持下,美国电池公司一直在努力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但亚洲汽车电池市场已经变得兴旺发达。最新调查表明,亚洲厂商在种类繁多的全球电子产品市场上是锂电池的主导者,在全球汽车市场电气化消费迅速增长时,亚洲厂商将在未来数年内继续引领锂电池的生产和消费。
2010-11-08
-
2010年全球MEMS市场增长11.1%
据iSuppli公司报道,由于动作手机、游戏控制器和数码相机销售出现强劲势头,预计2010年全球MEMS市场将会增长11 .1%,达到 65.54 亿美元。大部分此类设备将动作感应技术用于以下功能,如图像稳定、拍打控制、防盗和方向检测。随着市场对下一代应用(如直观的用户界面和基于位置的服务)的需求在不断增长,在精度和电池使用寿命方面占据优势显得至关重要。
2010-11-05
-
2011上半年太阳能电池投资将达第二峰值
美国调查公司Solarbuzz预计,2011年上半年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设备投资将达到第二个峰值,在此期间的投资金额将达到有史以来最高的30亿美元。此次的设备投资周期是从2010年第二季度开始,有连续7个季度超过平均投资额的趋势。
2010-11-04
-
亚洲厂商将主导未来5年电动车锂电池市场
在未来5年里,我们将看到先进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数以千计的生产商积极调整,以迎接全球几乎所有大的汽车公司推出的电气化车辆的预期需求。尽管在联邦政府的支持下,美国电池公司一直在努力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但亚洲汽车电池市场已经变得兴旺发达。最新调查表明,亚洲厂商在种类繁多的全球电子产品市场上是锂电池的主导者,在全球汽车市场电气化消费迅速增长时,亚洲厂商将在未来数年内继续引领锂电池的生产和消费。
2010-11-04
-
全球光伏高增长
赛迪顾问近期发布的调查显示,全球光伏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09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接近5800MW,增速为46.6%,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其中,近几年,由于上游硅料供应持续吃紧,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成本压力进一步增大,而薄膜太阳能电池(包括α-Si、μc-Si、CdTe、CIGS等技术)通过电池转换效率进一步提升以及大面积生产的成本优势在市场上的占有率稳步升高。
2010-11-03
-
H2Ti12O25:日本产综研开发出新型氧化物负极材料用于锂离子充电电池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产综研)开发出了锂离子充电电池用新型氧化物负极材料。据产综研介绍,这一成果有助于实现锂离子充电电池的高容量化、低成本化以及长寿命化。此次还同时开发出了可在200~300℃相对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合成的方法。
2010-11-02
-
汽车电子保护电路设计
车环境对电子产品而言是非??量痰模喝魏瘟拥?2V电源上的电路都必须工作在9V至16V的标称电压范围内,其它需要迫切应对的问题包括负载突降、冷车发动、电池反向、双电池助推、尖峰信号、噪声和极宽的温度范围。
2010-11-02
-
国内车用锂电池行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目前,国内的车用锂电池行业整体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竞争也不充分。一位多年研究车用锂电行业的业内人士透露:“国内企业很多都不是自己在提标准,而是供应商在提标准。设备也是一样,是供应商提标准,企业来学习?!笨疾煲桓鲲?span id="5n233hq" class='red'>电池厂是否具备真正的技术水平,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电池的原材料和设备是你提标准,还是供应商提标准。
2010-11-02
-
锂电池保护IC测试电路的设计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专用的锂电池?;ぐ宀馐砸?,但价格普遍偏高,并且测试时必须先将IC焊接在电路板上。因此,本文中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测试电路,借助普通的电子仪器就可以完成对锂电池?;C的测试。
2010-11-01
-
SB LiMotive公开锂离子充电电池组适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德国博世(Bosch)与韩国三星SDI的合资公司——锂离子充电电池厂商 SB LiMotive,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电动汽车(EV)研讨会兼展会“eCarTec(2010年10月19日~21日)”上,公开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用电池组。
2010-10-29
-
BT356X:日置最新发售两款电池测试仪适用于电池组和单个电池单元
预定于2010年11月全新上市的日置BT系列完善了之前日置电池测试仪产品线单一,选择面较少的局面,与之前广受好评的电池测试仪3561一起针对产线的不同需求给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将高效率测试贯穿于大批量电池产线,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两款产品的特点和功能。
2010-10-29
- 突破效率极限:降压-升压稳压器直通模式技术解析
- 高效与静音兼得:新一代开关电源如何替代LDO?
- 宽禁带半导体赋能:GaN射频放大器的应用前景
- 偏置时序全解析:避免pHEMT射频放大器损坏的关键技巧
- 风电变流器迈入碳化硅时代:禾望电气集成Wolfspeed模块实现技术跨越
- 国产微显示技术突围:逐点半导体与芯视元共建AR芯片解决方案
- 可靠性设计:热继电器温度补偿与复位机制深度解析
- 工程避坑指南:防水连接器选型中的5大关键参数
- 测试技术革命:函数发生器与电源融合打造超级测试平台
- 车规与基于V2X的车辆协同主动避撞技术展望
- 数字隔离助力新能源汽车安全隔离的新挑战
- 汽车??榕赘涸氐慕饩龇桨?/a>
- 车用连接器的安全创新应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