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池管理系统在奥运电动大巴中的设计应用
本文以奥运锂电池为实验对象,专门设计了适用于车载电池管理系统的硬件构成,包括MCU,数据存储,电压检测,显示,通讯部分等,并搭建了整个BMS的硬件框架。通过分析奥运会期间采用BMS的电动汽车实际运行状况,文中提出的电池管理系统性能稳定、可靠性好、检测精度高,优点显著。
2010-11-26
-
TDK展示创新技术 处处凸显节能环保
在近日深圳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TDK以“绿色环保?高效率?高信赖性”为主题,展示了TDK在汽车电子、新能源、工业电子、消费电子等领域的环保产品以及环保对策,展示的产品包括新型电子元器件、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电磁诱导型非接触供电技术、OLED薄膜显示屏以及QVGA OLED透明显示屏。
2010-11-24
-
FAN5400系列:飞兆半导体开发出USB兼容锂离子电池开关式充电器
在通过USB端口或 AC/DC适配器为单节或双节锂离子(Li-Ion)电池充电时,设计人员需要能够提高充电速度并解决线性充电器相关的散热问题的解决方案。为了满足这一需求,飞兆半导体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开发了具备USB-OTG功能的 FAN5400系列USB兼容锂离子电池开关式充电器。
2010-11-22
-
太阳能发电量的检测与设计
本文介绍由AT89S52单片机、霍尔电流传感器以及1602液晶等构成的太阳能电池发电量的实时监控系统,它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免维护、耗电量小并能有效地实时监控太阳能电池的发电量,及早发现太阳能电池工作中出现的异常情况。
2010-11-22
-
投资看好镍氢锂电池
2010年11月,深圳举办的第25届世界电动车大会,又一次将世人的目光聚焦在了电动汽车,更引发了中国对电动车发展的大讨论。
2010-11-19
-
中国光伏行业整合势在必行
今年下半年以来,由于世界光伏行业逐渐由转暖过渡到了一轮迅猛发展期,随着光伏产业链下游的光伏电站装机容量的大幅增长,市场对光伏电池和组件的需求也大量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光伏企业纷纷扩大自身产能,以求最大限度的分享到此轮光伏产业大发展带来的市场机遇。
2010-11-18
-
光伏产业:前景模糊 出现分歧
在历经了2008年的行业衰退之后,没人能想象到太阳能电池需求能在今年如此炙手可热。但是,未来市场到底是继续强势增长,还是黯然下滑,还没有一个最终的定论。假设欧洲光伏补贴节节败退,而中国和美国市场又无法弥补这些空缺,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太阳能产业都会处于低速徘徊的阶段。
2010-11-17
-
日本利用常温工艺试制全固体薄膜锂离子充电电池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的先进制造工艺研究部门与丰田的电池生产技术开发部门合作,利用产综研开发的陶瓷材料常温高速涂装工艺——气溶胶沉积(Aerosol Deposition,AD)法,对氧化物类的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及固体电解质材料进行薄膜层叠,在金属基板上试制出了由3层构造构成的全固体薄膜锂离子充电电池,并全球首次确认了蓄电池的充放电特性。
2010-11-16
-
ACPL-38JT:Avago推出光电耦合器适用于混合动力车
Avago今日在2010年电子贸易展览会上宣布推出一款新的汽车级光电耦合器,它具有扩展工作温度,以便用于混合动力车。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要求混合动力车有更加强劲的发动机,这使得汽车制造商及其供应商不断寻求更加强劲有力的门极驱动光电耦合器,以帮助驱动高功率发动机和电池充电器及DC-DC变流器系统。最新的Avago ACPL-38JT 2.5Amp光电耦合器符合AEC-Q100 Grade 1压力测试要求,能在-40到+125°C 的温度下提供安全信号隔离。
2010-11-16
-
无线感应充电新技术将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难题
随着电动汽车的兴起,充电桩开始在全国各地陆续开建,配备有充电设备的充电站及换电站已经开始示范运营,但是相应的问题也涌现出来。充电时间长,覆盖范围小,蓄电池安全隐患无一不是用户担心的问题。如果电动汽车用户想在自己家中或者车库里实现这个过程,却未免有些麻烦。因此,一种名为无线感应充电的新技术开始受到青睐。
2010-11-15
-
美研发出新型透明薄膜可用于太阳能电池板开发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能源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和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们研发出了一种可吸收光线并将其大面积转化成为电能的新型透明薄膜。
2010-11-15
-
太阳能电池价格到12月都不会有松动
茂迪董事长左元淮8日表示,太阳能电池价格到12月都没有松动现象,2011年太阳光电市场需求成长动力难以赶上2010年供给成长幅度,因此,太阳光电成本竞争更趋激烈恐难避免。
2010-11-12
- 国产微显示技术突围:逐点半导体与芯视元共建AR芯片解决方案
- 可靠性设计:热继电器温度补偿与复位机制深度解析
- 工程避坑指南:防水连接器选型中的5大关键参数
- 测试技术革命:函数发生器与电源融合打造超级测试平台
- 车规与基于V2X的车辆协同主动避撞技术展望
- 数字隔离助力新能源汽车安全隔离的新挑战
- 车用连接器的安全创新应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