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P400:Sensonor推出综合性无线低功耗压力传感器适合电池供电应用
SP400系列是高度精确的无线数字绝对压力传感器。SP400是拥有嵌入式精简指令集芯片(RISC)微处理器的完全校准和补偿的传感器。该系列有从150kPa(22psi)至2000kPa(290psi)的4种压力范围的产品供应。
2011-02-14
-
太阳能电池走出淡季 价格平稳上升
走过传统淡季低档,部分太阳能电池2月报价稍有升温,平均回稳到每瓦1.2美元以上,部分原先降到1.2美元以下者调涨有成,意味着Q2太阳能电池需求将大步回温。太阳能电池业者认为,回升至合理水位不难,但要明显回涨恐怕不易...
2011-02-14
-
产能过剩阴影下2011年光伏制造设备支出存变数
2010年四季度全球光伏制造设备支出(包括晶硅电池从铸锭到组件和薄膜电池面板制造设备支出)高达29亿美金,连续第六个季度增长,而同期的光伏行业产能也有两位数的季度增长。亚洲电池制造商的设备需求将在2011年继续推动设备营收的增长,Solarbuzz预计2011年全年将达到117亿美金,超过2010年的107亿美金。
2011-02-14
-
中国企业收购松下镍氢电池分公司
中国电池制造商科力远发布公告称,公司将以50238万日元(约4000万元人民币)收购松下分公司Energy公司在日本湘南的工厂。此工厂主要生产车用镍氢电池。此次松下向科力远转让100%股权,交易成功后,镍氢电池所需的生产设备、销售研发人员、客户资源以及知识产权使用权都将归科力远所有。
2011-02-11
-
动力电池组特性分析与均衡管理
动力电池被认为是未来汽车的电动汽车是电动源、电机和整车三大技术的结合体,电动源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目前已经形成动力锂离子电池及其专用材料的开发热潮.本文讲述动力电池组特性分析与均衡管理
2011-02-11
-
Panasonic计划2012年开始在中国大陆生产圆柱型锂电池
Panasonic计划2012年开始在中国大陆一贯化生产圆柱型锂电池,目前已在江苏无锡Panasonic Energy兴建新厂房。未来将采取从电极至??橹还峄J?,总投资金额估计达数百亿日圆之规模。
2011-02-10
-
技术领先难掩成本高昂 美国反思太阳能行业政策
近日,美国第三大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常青太阳能公司宣布,将于2011年第一季度前关闭其位于美国麻省德文斯的太阳能硅片、电池和组件生产厂,将整条生产线转移至中国市场,与中国能源企业合资合作。
2011-02-10
-
三菱材料开发出可提高锂离子充电电池容量和寿命的新型负极材料
三菱材料宣布其开发出了锂离子充电电池用新型合金类负极材料以及负极复合技术。据三菱材料介绍,此次开发的新型负极材料有望通过以锡(Sn)为主要成分的合金,在提高锂离子充电电池容量的同时提高循环特性。具体是通过(1)将粒子尺寸微细化至2μm 以下以及(2)在内部形成缓和应变的空间构造,实现了高于碳类负极材料的容量和寿命。
2011-02-09
-
电动汽车用电池智能化快速充电研究
摘要:基于电池快速充电基本原理,制定了电动汽车用电池的分段恒流充电方案。根据对分段恒流充电试验结果的分析,对其控制策略进行了调整:按容量梯度法确定分段恒流充电终止控制参数,适当减小各段恒流值下降梯度,并将电池温度设为充电安全保障控制参数。调整方案后的充电试验结果表明,这种分段恒流充电控制方法可实现动力电池的智能化快速充电,有效缩短充电时间、提高充电效率。
2011-02-08
-
吉世科开始销售透明柔性薄膜
日本的电子材料专业贸易公司吉世科(KISCO)宣布,将与从事材料开发的新加坡风险企业Tera-Barrier Films Pte. Ltd.(简称TBF)展开业务合作,开始销售由TBF开发的透明柔性薄膜。通过此次业务合作,吉世科除了将对开发产品的市场营销活动出资之外,还将获得在亚洲的总代理商权限。据介绍,通过将该薄膜作为基板使用,可实现又轻又薄并可弯曲的有机EL显示器、电子纸、有机EL照明及太阳能电池等。
2011-02-05
-
通用汽车战略投资创新型电池企业
近日,通用汽车公司宣布通过其下属的通用汽车创投公司向位于美国加州的安能系统(Envia Systems)电池科技公司战略投资700万美元,用于新一代锂离子电池阴极技术的研发。
2011-02-01
-
高端太阳能装备有了“中国造”
首台代表着国际尖端技术水平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关键生产设备——等离子体增强型化学气相沉积设备(PECVD)在上海张江理想能源设备公司正式下线。这台设备的研制成功和下线,大幅降低硅薄膜电池生产成本,打破了薄膜太阳能电池设备市场一直被国外厂商垄断的局面,标志着我国在薄膜太阳能电池设备制造领域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填补了光伏电池高端设备国产化的空白。
2011-02-01
- 突破效率极限:降压-升压稳压器直通模式技术解析
- 高效与静音兼得:新一代开关电源如何替代LDO?
- 宽禁带半导体赋能:GaN射频放大器的应用前景
- 偏置时序全解析:避免pHEMT射频放大器损坏的关键技巧
- 风电变流器迈入碳化硅时代:禾望电气集成Wolfspeed??槭迪旨际蹩缭?/a>
- 中国汽研联合促进会启动"质量向新"行动 智能底盘系列标准研究正式启动
- 沃尔沃卡车针对售后市场外观专利侵权成功采取维权行动
- 国产微显示技术突围:逐点半导体与芯视元共建AR芯片解决方案
- 可靠性设计:热继电器温度补偿与复位机制深度解析
- 工程避坑指南:防水连接器选型中的5大关键参数
- 车规与基于V2X的车辆协同主动避撞技术展望
- 数字隔离助力新能源汽车安全隔离的新挑战
- 车用连接器的安全创新应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