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串联电池电压及温度测量方法研究
在提倡节能减排的时代背景下,新能源的研究正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以电为动力的电动车就是研究的热点之一。电池是电动车的能量之源,为确保电池组性能良好并延长其使用寿命,需要对电池组进行管理和控制,其前提是必须准确而又可靠的获得电池现存的容量参数。
2011-08-24
-
电动车将超过电脑成为锂离子电池最大市场
据外媒报道,本周由关键信息、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供应商IHS公布的报告中称:到2015年,电动汽车市场将会超过笔记本电脑市场,成为锂离子电池最大的销售领域。
2011-08-24
-
电池充电新方法——USB
本文阐述了如何将一个简单的电池充电器与USB电源进行接口。文章回顾了USB电源总线的特性,包括电压、电流限制、浪涌电流、连接器以及电缆连接问题。同时介绍了镍氢电池(NiMH)和锂电池技术、充电方法以及充电终止技术。给出了一个完整的示例电路,用于实现USB端口对NiMH电池智能充电,并给出了充电数据。
2011-08-23
-
日本研制出“超离子”固态锂电池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日前报道,一个日本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能像电解液一样产生电流的固态电介质,并用其制造出了固态锂电池,其导电性可达到现有液态锂离子电池的水平。研究人员表示,由于固体更紧密坚固,这种高导电性的固态锂电池能在更宽的温度范围下供电,抵抗物理损伤和高温的能力更强。
2011-08-19
-
基于脉冲宽度调制技术的太阳能充电控制系统
在独立太阳能发电系统中,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可靠性,既要使光伏电池输出最大功率,又要使蓄电池正确充放电,同时还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所发电能。在目前的光伏系统中,这三者的实现存在矛盾,通常只能兼顾一个方面,例如只追踪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将会放弃蓄电池的最佳充放电,从而限制了系统的效率和寿命。因此我们在选择充电方法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使用场合等来设计性能优良的充电控制器。
2011-08-19
-
薄膜电池具成本优势 或抢占更多装机份额
市场期待已久的光伏电价终于出台,国家发改委8月1日下发通知,对非招标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实行全国统一的标杆上网电价。但事实上,目前国内光伏发电成本仍在1元以上,只有少数薄膜电池企业能承受1元/千瓦时以下的上网电价。有分析认为,因为价格上的优势,所以可能对投资规模和成本较低的薄膜电池更有利。光伏电价统一,是否给处于弱势发展的薄膜电池带来了良机呢?
2011-08-18
-
高性能三元材料动力锂电池即将国产
近日,由上海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的高性能三元材料动力锂电池在北京亮相。据悉,该锂电池是引进日本技术生产的,将于今年年底投放国内市场。
2011-08-18
-
铅酸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或明年上半年出台
正经历环评风暴的铅酸蓄电池行业,又将迎来准入风暴。据悉,中国电器工业协会铅酸蓄电池分会已将《铅酸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起草完毕,经行业内讨论后已报送工信部。该《准入条件》对新建项目和现有企业都提出了明确细致的要求,限制低水平低技术含量项目,提高了行业门槛。
2011-08-17
-
中国制备“金属玻璃”用于太阳能电池
经过多年攻关,我国科学家近年来在金属玻璃的制备和机理研究上获得一系列重大进展,并成功制备出用于卫星太阳能电池等伸展机构的非晶合金材料。
2011-08-16
-
一种太阳能车载电子标签OBU的设计
考虑到我国实施的不停车收费系统采用的是双片式车载电子标签,这就需要车载电子标签有较强的电源??槲ぷ髂?椋ǘ量??、DSRC接收发射??榈龋┕ぷ魈峁┳愎坏牡缌Α4车某翟氐缱颖昵┮话悴捎?.7V高性能锂电池,使用时间一般在两年左右。由于车载电子标签是一次固定在车辆上,不允许私自拆卸,电池电量耗尽后更换电池需要到指定的维修机构进行拆卸,非常不方便。太阳能充电的车载电子标签,采用可充式锂离子电池+强光型太阳能充电模块+外接式充电器的供电方式,使电子标签的使用寿命延长到5年以上,大大减轻发行服务网点和车主的负担。
2011-08-16
-
蓄电池在线监测技术的解析
在变电站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在电力系统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交流电失电或其它事故状态下蓄电池组一旦出现问题,供电系统将面临瘫痪,造成设备停运及其它重大运行事故。本文介绍蓄电池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情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蓄电池在线监测技术的发展。
2011-08-16
-
ESSP-2000:索尼将上市最大容量为2.4kWh的商用蓄电池
索尼宣布,开发出了蓄电容量2.4kWh的商用蓄电池“ESSP-2000”,将于2011年9月上市。该蓄电池若与交流(AC)100V电源连接,2个小时左右即可快速充电95%。适用于应急备用电源和在夜晚充电供白天使用的电力削峰填谷。
2011-08-12
- AI驱动,数据赋能丨造物数科再度入选“百项数据管理优秀案例”
- 打印机之都” 放大招?第二届中国打印机大会引发全行业聚焦
- 中国汽研联合促进会启动"质量向新"行动 智能底盘系列标准研究正式启动
- 沃尔沃卡车针对售后市场外观专利侵权成功采取维权行动
- 国产微显示技术突围:逐点半导体与芯视元共建AR芯片解决方案
- 车规与基于V2X的车辆协同主动避撞技术展望
- 数字隔离助力新能源汽车安全隔离的新挑战
- 汽车??榕赘涸氐慕饩龇桨?/a>
- 车用连接器的安全创新应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