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关二极管如何测量好坏?
开关二极管是半导体二极管的一种,是为在电路上进行“开”、“关”而特殊设计制造的一类二极管。它由导通变为截止或由截止变为导通所需的时间比一般二极管短,常见的有2AK、2DK等系列,主要用于电子计算机、脉冲和开关电路中。
2021-06-11
-
开关二极管、整流二极管与稳压二极管对比
二极管的主要特性是单向导电性,也就是在正向电压的作用下,导通电阻很??;而在反向电压作用下导通电阻极大或无穷大。
2020-11-12
-
开关二极管的工作原理以及开关方法分析
半导体二极管导通时相当于开关闭合(电路接通),截止时相当于开关打开(电路切断),所以二极管可作开关用,常用型号为1N4148。由于半导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的特性,在正偏压下PN结导通,在导通状态下的电阻很小,约为几十至几百欧;在反向偏压下,则呈截止状态,其电阻很大,一般硅二极管在10ΜΩ以上,锗管也有几十千欧至几百千欧。
2020-11-10
-
1n4148二极管的作用
1N4148是一种小型的高速开关二极管,开关比较迅速,广泛用于信号频率较高的电路进行单向导通隔离,通讯、电脑板、电视机电路及工业控制电路。
2020-11-06
-
确定电路板上二极管型号的四种方法
作为电路板上的二极管可以有四种方法确定它们的型号。一般二极管在出厂时都会在其表面上印有其型号或者名称,比如有的二极管标有IN4007可作为整流用、IN4148可作为开关二极管用、IN4733A是作为稳压二极管使用等等。
2020-04-13
-
红外接收二极管制作??丶觳獾缏?/a>
T1~T3应采用9013型等硅NPN三极管,β≥100,BVceo≥25V。V1为红外光敏二极管,D、D2为IN4148型硅开关二极管,D;~D6为IN4001型等硅整流二极管,D,为1/2W、15V稳压二极管,如2CW20型等。LED可用普通红色发光二极管。
2020-03-20
-
详解开关二极管工作特性和型号
开关二极管从截止(高阻状态)到导通(低阻状态)的时间叫开通时间;从导通到截止的时间叫反向恢复时间;两个时间之和称为开关时间。一般反向恢复时间大于开通时间,故在开关二极管的使用参数上只给出反向恢复时间。
2020-01-13
-
二极管,你真的了解她么?
二极管种类有很多,按照所用的半导体材料,可分为锗二极管(Ge管)和硅二极管(Si管)。根据其不同用途,可分为检波二极管、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开关二极管等。按照管芯结构,又可分为点接触型二极管、面接触型二极管及平面型二极管。
2019-07-29
-
开关二极管选用和作用
如输入电压大于VCC,那上面的二极管导通,把A/D输入电压嵌位在VDD加一个导通电压(一般0.2~~0.75伏左右),低于GND时,下面的二极管导通,把电位嵌位在负的0.2~~0.75付之间,从而?;/D输入不至于因输入电压太高而损坏。
2018-07-20
-
技术支招:如何避免二极管过载损坏
二极管作为一种基础电子元器件,所有工程师都知道其具有单向导电性。根据半导体材料分类,可分为硅二极管和锗二极管;根据据应用场合分类,可分为整流二极管、检波二极管、开关二极管和稳压二极管。不论怎么分,二极管有一个参数十分重要,会直接影响到晶体管是否会因过载损坏。
2017-09-08
-
工程师们二极管的耗散功率同样不容忽视
众所周知,二极管具有单线导电性。根据半导体材料,分为硅二极管和锗二极管;据应用场合,分为整流二极管、检波二极管、开关二极管和稳压二极管。根据应用的场合,工程师们更关注二极管的类型、正向电流、反向耐压和开关时间等。相对来说,耗散功率(Power Dissipation)也是同等重要。
2016-11-08
-
云汉芯城牵手德昌,共拓半导体市场蓝海
云汉芯城与国内知名半导体制造商汕尾德昌电子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就德昌自主品牌的开关二极管、稳压二极管、肖特基管、ESD等半导体产品展开深入合作,借助云汉芯城电商平台开辟新的线上供应渠道,满足电子行业用户半导体产品的一站式在线采购需求,携手共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016-08-01
- 成本与性能的平衡:振荡线圈技术深度解析与选型建议
- 十一月上海见!106届中国电子展预登记开启,共探产业新机遇
- 清洁电器智能化升级:MCU芯片性能成差异化竞争核心
- Cadence与NVIDIA强强联合,数字孪生平台新模型助推AI数据中心高效部署
- 偏转线圈技术解析:从基础原理到选型要则的全景指南
- Spectrum推出多通道GHz数字化仪,最高支持12通道
- 安森美破解具身智能落地难题,全链路方案助推机器人产业化
- AMD 推出 EPYC? 嵌入式 4005 处理器,助力低时延边缘应用
- 机电执行器需要智能集成驱动器解决方案以增强边缘智能
- 广东国际水处理技术与设备展览会邀請函
- 车规与基于V2X的车辆协同主动避撞技术展望
- 数字隔离助力新能源汽车安全隔离的新挑战
- 车用连接器的安全创新应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