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规电容技术全景图:从安全设计到国产替代突围
安规电容作为电子系统的安全防线,以金属化聚丙烯薄膜或陶瓷介质为核心,确保失效时绝不引发触电风险。随着新能源汽车800V平台普及,新一代安规电容正向1000V耐压与集成化滤波演进,为光伏逆变器、EV充电桩等高危场景筑牢电气安全基座。
2025-07-10
-
从光伏到充电桩,线绕电阻破解新能源设备浪涌防护难题
线绕电阻凭借高可靠性、耐脉冲电流及宽温域性能,成为新能源与交通领域关键电子元件。在光伏逆变器中限制直流侧电容充电电流,于风电变流器Crowbar电路吸收电网故障能量,为电动汽车BMS提供±0.1%精度的四线制电流检测,并在快充桩中实现紧急泄放储能。其抗震设计(10G加速度)、10万小时寿命及-55℃~175℃耐温特性,保障极端工况下的系统安全,成为新能源设备抵御浪涌冲击、延长服役周期的核心防护器件,助力绿色能源转型。
2025-05-22
-
探索电能计量芯片的跨行业多元应用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电能计量芯片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电表领域,而是扩展到各类智能产品领域,涵盖WIFI插座、电动汽车充电桩、光伏储能系统、智能交通信号灯以及火灾报警系统等。这些智能设备通过集成电能计量芯片,实现了对电能参数的精确监控,从而提升了能源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2024-08-08
-
电动汽车充电类型和常见拓扑
随着全球电气化和脱碳趋势的持续发展,电动汽车(EV)的需求预计也将以10%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增长。到2025年底,预计将有近5000万辆电动汽车上路,这将迫切需要更多的充电桩和更快的电动汽车充电速度。本文将向您介绍电动汽车充电的类型和常见拓扑,以及Wolfspeed提供的相关解决方案。如需深入了解全面深入的知识,请访问Wolfspeed的应用说明:PRD-08367:电动汽车充电功率拓扑设计指南 | Wolfspeed。
2024-08-01
-
碳化硅??橹Ω煽扛咝У幕坏缯究斐涞缏飞杓?/a>
在电动车发展的过程当中,充电和换电是两个同时存在的方案。车载充电OBC可以通过两相或三相电给汽车充电,但其无法满足快充的需求。现在充电桩发展迅速,已经有600kW的超充出现,充电速度越来越逼近换电速度,但对电网压力很大,还需要时间普及。
2024-07-08
-
优化大功率直流充电桩设计
充电时间是消费者和企业评估购买电动汽车 (EV)的一个主要考虑因素。为了缩短充电时间,业界正转向采用直流充电桩 (DCFC) 。DCFC 绕过电动汽车的车载充电器,直接向电池提供更高的功率,从而大大缩短充电时间。
2024-03-12
-
续航焦虑怎么破?高效率直流快充方案给你新灵感
充电时间是消费者和企业评估购买电动汽车 (EV)的一个主要考虑因素。为了缩短充电时间,业界正转向采用直流充电桩 (DCFC)。DCFC绕过电动汽车的车载充电器,直接向电池提供更高的功率,从而大大缩短充电时间。
2024-02-05
-
用于电动汽车充电器应用 PFC 的 SiC 器件
交流充电桩适合在家中或工作场所为电动汽车充电,因为目前车载充电器的额定功率通常达到11千瓦,充满电需要8~10小时。然而,对于假期等长途旅行,消费者希望在休息期间充电更快。
2024-01-04
-
碳化硅MOS/超结MOS在直流充电桩上的应用
直流充电桩是新能源汽车直流充电桩的简称,一般也被叫做“快充”。直流充电桩一般与交流电网连接,可作为非车载电动汽车的动力补充,是一种直流工作电源的电源控制装置,可以提供充足的电量,输出电压和电流可以连续调节,可有效实现快速充电的要求。
2023-11-29
-
高功率充电桩中的大电流元件哪里找?
电动汽车的发展正在稳步驶入快车道。根据IEA的《Global EV Outlook 2023》显示,2022年全球电动汽车的销量突破了1,000万辆,市场渗透率也从2021年的9%增加到了14%;而这一强劲的增长势头在2023年还将持续,2023年电动汽车销量将有望达到1,400万辆,同比增长35%,渗透率则会攀升至18%。
2023-11-22
-
上海贝岭汽车交流充电桩解决方案
自2020年,国家将充电桩纳入新基建并大力发展,各类企业积极入局,现已进入行业发展关键期,将迎来爆发增长。预计到203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将达到642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中提到的建设目标是车桩比基本达到1:1,但目前的车桩比保持在3:1附近。充电桩仍存在较大的缺口,现保守估计2025年左右车桩比达到2:1左右,当前市场规模不足300亿,根据目前对新能源汽车销量的预测可大致计算出2025年充电桩市场规模将突破1035亿元,发展前景巨大。
2023-10-31
-
特斯拉上海工厂第200万辆车下线,推出家用充电桩
特斯拉集团全球副总裁王昊公布: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迎来第200万辆整车下线。
2023-09-12
- SiC功率??榈摹拔床∠确馈保壕犯呶录觳馊绾问迪殖翟啬姹淦髦鞫裙芾?/a>
- 破解多收发器同步难题:基于MAX2470的高隔离时钟耦合方案
- 汽车照明双突破:艾迈斯欧司朗携手DP Patterning实现环保与智能控制完美结合
- 三核驱动革新!Melexis MLX81350重塑电动汽车空调控制
- 覆盖全球导航系统:Abracon新品天线兼容GPS/北斗/Galileo/GLONASS四大星座
- 恩福(中国)与杰牌传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从深耕中国到植根全球
- 智能制造破解汽车产业升级痛点 多方协同构建核心竞争力
- 从实验室迈向现实:5G-A赋能“夸父”机器人完成百米火炬接力
- 七赴进博之约ASML沈波:以光刻“铁三角”助力中国半导体应对AI浪潮
- E2AGLE测试平台:航空电气化的关键技术突破
- 车规与基于V2X的车辆协同主动避撞技术展望
- 数字隔离助力新能源汽车安全隔离的新挑战
- 车用连接器的安全创新应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