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时捷开发出12V锂离子充电电池,将从2010年开始销售
德国保时捷(Porsche)近日宣布,该公司开发出了采用锂离子充电电池的12V电池,将从2010年1月开始在德国销售??膳浔父玫绯氐钠滴?11 GT3”、“911 GT3 RS”和“Boxster Spyder”3款车型。
2009-12-02
-
GS汤浅将新建锂电池工厂并“计划2012年春季正式投产”
日本GS汤浅(GS Yuasa)宣布,将在滋贺县栗东市建设锂离子充电电池工厂。该公司已于2009年11月16日为获得土地而与栗东市开始交涉。该公司公关部介绍说,计划2010年10月开工建设,“2012年春季正式投产”。
2009-11-26
-
DCB-101/EVB-101:三洋电机上市采用圆筒形单元的大容量电池模块
三洋电机发布了由多个主流圆筒形锂离子充电电池单元连接而成的笔记本电脑用大容量锂离子充电电池???。备有两种产品,即面向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的蓄电用途和备用电源等蓄电用途的“DCB-101”、以及面向电动摩托车及电动轻型车等动力用途的“EVB-101”
2009-11-23
-
太能充电设备制造商ReNu展示新型太阳能充电器
专业太能充电设备制造商ReNu公开展示了一款新型太阳能充电器,产品不仅尺寸相对小巧,而且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太阳能板内置一颗充电电池.
2009-11-20
-
德纳控股开发出车载锂离子电池用热交换器
美国德纳控股(Dana Holding)公司宣布,开发出了电动汽车(EV)及混合动力车(HEV)配备的车载充电电池使用的热交换器。该产品可将锂离子充电电池散发的热量提供给空调系统,从而为充电电池降温……
2009-11-20
-
锂-空气电池首次实用化
另外,如果使用水溶液取代水溶性凝胶,便可在空气中以0.1A/g的放电率连续放电20天,其放电容量约为5万mAh/g,比原来高一位数(图9)。由于金属锂电池的容量原本就比锂离子电池高一位数,因此该数值共比锂离子充电电池高两位数。水溶液的性能较高,但在易用性上凝胶更为出色。今后需要考虑对这两者中的哪一个进行开发。
2009-11-18
-
形ZN-TH11-S:欧姆龙推出可同时检测粒子、温度及湿度的传感器
欧姆龙近日上市可同时检测粒子(微粒子及粗粒子)、温度及湿度的传感器“AR THERMO SENSOR形ZN-TH11-S”。生产充电电池时,除粒子外,湿度也会对产品寿命造成很大影响。因此,通过在生产工序中同时检测粒子、温度及湿度,可实现最佳的生产环境,同时还可对生产环境进行高效管理。另外,汽车等的涂装工序也与粒子浮游、温度及湿度关系密切。因此,同时对这些因素进行检测、管理并使其转换为数据,可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
2009-10-30
-
三洋电机计划增产混合动力车用充电电池
三洋电机近日在其举办的车用充电电池业务战略论坛上公布了混合动力车(HEV)以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用充电电池的增产计划。
2009-10-28
-
车载锂离子充电电池市场扩大尚需时间
根据矢野经济研究所最新发表调查报告显示,2008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大幅成长了69.5%至6.505GW,预估2009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将为8.259GW,年增长率仅为27.5%,远不如08年的近70%成长率。
2009-09-30
-
解析手机锂离子电池?;さ缏?/a>
由于锂离子电池的特性与其它可充电电池不同,内部通常都带有一块电路板,不少人对该电路的作用不了解(有些人可能还不知道锂电里有?;さ缏罚旅娼燥胱拥绯氐奶氐慵捌浔;さ缏饭ぷ髟斫胁?。
2009-07-22
-
超级电容将替代可充电电池
由于能够长时间存储大量的电能,超级电容表现得更像是电池而不是一个标准电容。事实上,随着技术的进步,它们将替代众多产品中的可充电电池,从计算机、数码相机、手机到其它手持设备
2009-07-03
-
意法半导体与FET签约 推广超薄锂电池技术
意法半导体(ST)日前宣布,与美国下一代充电电池开发商FET签署商业协议,在新的应用市场采用FET的“纳米能源”超薄锂电池技术。
2009-05-22
- 破解多收发器同步难题:基于MAX2470的高隔离时钟耦合方案
- 汽车照明双突破:艾迈斯欧司朗携手DP Patterning实现环保与智能控制完美结合
- 三核驱动革新!Melexis MLX81350重塑电动汽车空调控制
- 覆盖全球导航系统:Abracon新品天线兼容GPS/北斗/Galileo/GLONASS四大星座
- 恩福(中国)与杰牌传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从深耕中国到植根全球
- 智能制造破解汽车产业升级痛点 多方协同构建核心竞争力
- 从实验室迈向现实:5G-A赋能“夸父”机器人完成百米火炬接力
- 七赴进博之约ASML沈波:以光刻“铁三角”助力中国半导体应对AI浪潮
- E2AGLE测试平台:航空电气化的关键技术突破
- 车规与基于V2X的车辆协同主动避撞技术展望
- 数字隔离助力新能源汽车安全隔离的新挑战
- 车用连接器的安全创新应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