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选型新纪元:Melexis可视化工具重塑传感器选择体验
全球知名微电子工程公司Melexis近日推出创新性在线工具"Distance-to-Spot",该工具专为其MLX90614远红外温度传感器系列设计,有效解决了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选型过程中的技术挑战。传统人工选型方式不仅复杂耗时,还容易因目标物体大小、距离等性能参数匹配不当而浪费开发资源,而这一智能可视化工具通过精准的算法模拟和实时计算,为工程师提供了直观、高效的选型解决方案,显著提升了产品开发效率和测量精度。
2025-09-11
-
ADI高集成度电化学方案:解锁气体与水质检测新密码
随着"绿水青山"环保理念的深入推进,环境质量监测已成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环节,全国各地正在大规模部署空气和水质检测设备,用于追踪和分析污染物的分布状况及浓度变化。在这些检测设备中,电化学传感器作为核心检测部件,其性能优劣直接决定着整个监测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然而,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一直面临着信号极其微弱、个体一致性差以及容易受到环境干扰等技术瓶颈,被称为电子设计领域最具挑战性的技术之一。ADI公司针对这些痛点推出的高集成度电化学解决方案,为环境监测仪器提供了更加精准和稳定的检测保障。
2025-09-10
-
未来工厂:利用搭载人工智能的传感器在边缘做出决策——第2部分
在现代工业智能化转型中,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的传感器正成为关键推动力。其中,将边缘与云端人工智能(AI)技术融入配备模拟和数字器件的传感器,成为极具潜力的方向。由于AI技术手段繁多,传感器设计人员在推进这一融合时,面临着诸多相互制约的挑战,像决策延迟、网络带宽占用、功耗与电池寿命,以及适配机器的AI模型选择等问题。前文已对基于AI的无线状态监控传感器Voyager4的概况与硬件设计做了介绍,本文将深入剖析为智能边缘传感器构建的软件架构、AI算法,以及在Voyager4上开发AI模型的全系统级方法。
2025-09-09
-
解锁汽车安全密码:L9026 多输出功率开关显神通
在汽车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电子设备复杂度与日俱增,车企对于兼具紧凑体积、卓越能效与高度可靠性的解决方案需求愈发迫切。多输出功率开关凭借其在集成度、成本效益、故障诊断以及能效等多方面的突出优势,在汽车电子领域崭露头角。现代汽车工业中,众多低功率电子??槿?span id="5n233hq" class='red'>传感器、LED 和继电器等被广泛应用。尽管这些组件单个功耗不高,但整体功耗不可小觑,因此,高效、可靠且安全的电源管理方案成为刚需。专为低功率负载打造的多输出功率开关,正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所在,它在提升汽车安全性能、优化物料清单成本(BOM)上成效显著。其中,L9026 作为低功率负载控制器件表现出色,具备出色的可配置性、稳健性和安全性,高度适配汽车等应用场景。
2025-09-05
-
安森美推动无人机视觉升级:AI技术让“天空之眼”更精准
从影视拍摄的空中运镜到工业厂房的设备巡检,从物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到安防监控的全域覆盖,无人机正从“娱乐工具”快速进化为“行业生产力工具”。这一跨越的核心驱动力,在于无人机的“眼睛”——AI视觉系统:它不仅要实现“看得到”,更要“看得清、看得懂、反应快”,才能应对工业检测的高精度要求、物流配送的动态环境及安防监控的复杂场景。如今,安森美(onsemi)通过图像传感器+AI算法的技术革新,正在推动无人机视觉系统从“感知”向“认知”升级,为下一代无人机的行业应用注入新动能。
2025-08-29
-
水利物联网:用“数字神经”激活水资源管理的智慧引擎
在全球水资源短缺(联合国数据显示,全球约1/3人口面临水资源紧张)与极端天气(如2024年我国南方地区的持续暴雨、北方的严重干旱)频发的双重挑战下,传统水利管理依赖“人工巡查+经验判断”的模式,已难以应对精准化、智能化的需求。水利物联网智能管控系统应运而生,它像一套植入水利体系的“数字神经”,通过传感器感知水情、无线通信传输数据、大数据分析规律、AI驱动决策,将水资源管理从“被动救火”推向“主动预判”,成为保障水安全、提升利用效率的关键支撑。
2025-08-26
-
氢能安全“感知者”:德克西尔定制化氢气传感器的场景化突围之路
随着全球“双碳”目标的推进,氢能作为“零碳能源”的代表,产业规模正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据《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5年中国氢能产业产值将突破3500亿元,覆盖制氢、储氢、运氢、加氢及燃料电池应用等全链条。然而,氢气的“双刃剑”属性——高可燃性(爆炸极限4%-75%)、易泄漏(分子量仅2,扩散速度是空气的4倍)、燃烧无焰(难以直观发现),使得安全问题成为氢能推广的“卡脖子”环节。
2025-08-25
-
光与距离的协同:揭秘智能设备里的“感知双雄”——照度传感器与接近传感器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洒在床头柜上,你的手机屏幕随之缓缓变亮;通话时,脸颊靠近听筒的瞬间,屏幕自动熄灭以避免误触;深夜路过小区楼下,防盗灯在你走近时悄然亮起……这些日常场景里的“智能反应”,背后藏着两位“感知高手”——照度传感器与接近传感器。它们如同智能设备的“眼睛”与“触觉”,一个读懂光的语言,一个感知距离的变化,共同构建起设备与环境、人与设备之间的精准互动。
2025-08-22
-
理解具身智能:从“云端大脑”到“生活助手”的AI进化
当我们谈论AI时,往往先想到手机里的语音助手(比如Siri)、电脑上的聊天机器人(比如ChatGPT)——它们是“离身智能”,只存在于数据世界,能“说”却不能“做”。而具身智能(Embodied AI),是AI的“物理化”革命:它有真实的“身体”(比如机器人的机械臂、传感器),能走进厨房帮你炒菜,能到医院帮护士送药,能在灾区帮救援人员搜索幸存者。
2025-08-21
-
VW-102A振弦读数仪接线误区揭秘:错接不会烧传感器,但这些风险更致命
在岩土工程安全监测中,VW-102A型振弦读数仪是连接振弦式传感器(如应变计、渗压计)与监测数据的“桥梁”。不少监测人员都有过这样的担忧:万一接线时夹错了颜色,会不会把昂贵的传感器烧坏?结合VW-102A的设备特性与实际监测经验,我们可以明确:接线错误不会直接物理损坏传感器,但隐藏的风险可能比“损坏”更棘手。
2025-08-20
-
千家万户沐光背后的“电流守护者”:AN3V传感器如何为分布式光伏撑起安全伞?
清晨的阳光洒在农村屋顶的光伏板上,老王看着手机里的发电数据笑开了花——这是“千家万户沐光行动”实施后,村里第23户安装分布式光伏的家庭。然而,当越来越多的屋顶“穿”上光伏“外衣”,隐藏在阳光背后的隐患也逐渐浮现:线路老化引发的火灾风险、阴影遮挡导致的电流波动、并网时的电流稳定性问题……这些都像“隐形炸弹”,威胁着光伏系统的安全与效率。此时,一款名为AN3V的电流传感器正悄悄扮演着“电流守护者”的角色,它像一把“安全伞”,为分布式光伏系统的稳定运行撑起了一片天。
2025-08-19
-
自动驾驶传感器技术路线之争:MEMS激光雷达与TOF方案的差异化竞争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向L3+级别迈进,传感器配置方案成为行业关注焦点。速腾聚创M1P MEMS激光雷达与TOF近距方案的技术路线之争,折射出自动驾驶行业在性能与成本、远距与近距感知之间的战略抉择。本文将深入分析两种技术路线的核心差异、适用场景及未来发展趋势。
2025-08-12
- SiC功率??榈摹拔床∠确馈保壕犯呶录觳馊绾问迪殖翟啬姹淦髦鞫裙芾?/a>
- 破解多收发器同步难题:基于MAX2470的高隔离时钟耦合方案
- 汽车照明双突破:艾迈斯欧司朗携手DP Patterning实现环保与智能控制完美结合
- 三核驱动革新!Melexis MLX81350重塑电动汽车空调控制
- 覆盖全球导航系统:Abracon新品天线兼容GPS/北斗/Galileo/GLONASS四大星座
- 恩福(中国)与杰牌传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从深耕中国到植根全球
- 智能制造破解汽车产业升级痛点 多方协同构建核心竞争力
- 从实验室迈向现实:5G-A赋能“夸父”机器人完成百米火炬接力
- 七赴进博之约ASML沈波:以光刻“铁三角”助力中国半导体应对AI浪潮
- E2AGLE测试平台:航空电气化的关键技术突破
- 车规与基于V2X的车辆协同主动避撞技术展望
- 数字隔离助力新能源汽车安全隔离的新挑战
- 车用连接器的安全创新应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