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全球电视用OLED出货额增至18亿美元
市场调查机构iSuppli 日前发表最新研究报告指出,2015年全球电视用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面板出货金额将由09年的1,000万美元大增至18亿美元,使电视成为带动OLED销售增长的主要应用产品。该机构表示,电视用OLED面积较手机大,定价也偏高,进而带动出货金额上扬。
2009-10-14
-
Toshiba推出LED背景光系统的LCD面板
东芝美国电子元件公司(TAEC)推出新的色彩有源矩阵、薄膜晶体管(TFT)LCD???,用于具有长寿命、发光二极管(LED)背景光系统的工业应用中,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为100,000小时(大约11.4年)。
2009-10-11
-
显示质量占优势 大尺寸LED背光逐步产业化
目前作为液晶电视主要背光源的冷阴极灯管(CCFL)有一些明显的缺点:如低色域、含有汞、发光效率低等等。而LED(发光二极管)以其色域高、发光效率高、响应时间快、环保等特点,对液晶电视背光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004年,索尼率先将LED背光技术产品化,推出了采用LED背光的23英寸LCD(液晶)显示器和40英寸、46英寸的液晶电视。尽管这些产品都存在功耗高、发热量大和价格高的缺陷,但LED在显示质量方面的优势却得到了充分体现。
2009-10-10
-
iSuppli:AM–OLED将成手机屏幕首选
市场研究公司iSuppli日前指出,使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作为主屏幕的手机将渐居主流,并成为推动该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力。预计2009至2015年,手机主屏幕用的OLED显示器出货量将增长七倍
2009-10-04
-
东芝推出MTBF为100K小时LED背景光系统LCD面板
东芝美国电子元件公司(TAEC)推出新的色彩有源矩阵、薄膜晶体管(TFT)LCD???,用于具有长寿命、发光二极管(LED)背景光系统的工业应用中,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为100,000小时(大约11.4年)。由东芝移动显示器有限公司(TMD)开发设计的??椴捎米钚翷ED背景光技术,满足了各种工业应用要求,如:测试和测量设备、医疗设备、移动计算设备等。
2009-09-28
-
iSuppli:AM–OLED屏幕的手机渐居主流
市场研究公司iSuppli日前指出,使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作为主屏幕的手机将渐居主流,并成为推动该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力。预计2009至2015年,手机主屏幕用的OLED显示器出货量将增长七倍,至2015年时,全球OLED手机主屏幕出货量,将从2009年的2220万片增长至1.78亿片。
2009-09-23
-
霍尼韦尔能够改善LED照明性能的新材料
霍尼韦尔公司近日宣布其开发出一种新型热管理材料,该材料可以改善发光二极管 (LED) 的能耗,目前发光二极管 (LED) 正越来越多地用于路灯、车灯、平板电视显示器和计算机显示器等应用。
2009-09-17
-
OLED显示屏——业界的希望之光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技术在提振行业当前的不景气方面迈出了一大步,它正在显示和照明领域开拓出许多高利润的应用,DisplaySearch公司预测,到2015年,OLED显示屏的营收将从2008年的5.91亿美元增长到6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将达到40%。
2009-09-15
-
长虹:放开心态做大做强中国OLED产业
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可谓是全球最耀眼的平板显示技术之一。目前,OLED产业不仅是四川长虹发展的战略重点,更是四川省平板显示产业的发展战略重点之一,OLED在我国起步并不算晚,行业内的各个单位应该用更开放的心态把我国OLED产业共同做大做强。
2009-09-08
-
CM1771:CMD面向HBLED的静电放电保护解决方案
CMD今天宣布推出了面向高功率、高亮度发光二极管 (HBLED) 照明应用的静电放电 (ESD) ?;ず腿裙芾砣饩龇桨赶盗?LuxGuard的最新产品。
2009-09-02
-
LED电视市场启动——成本是关键
今年LED(发光二极管)电视俨然已经成为行业的热点。据了解,目前推LED背光源电视的企业日渐增多,而且产品也覆盖了很多尺寸,但由于LED背光源电视的售价比传统CCFL(冷阴极荧光灯)背光源电视要高出许多,所以LED电视市场真正成规模至少需要三四年
2009-08-25
-
LED背光:独霸背光源领域尚需时日
作为液晶产品中重要配件之一的背光源,近年来发展很快。其中LED(发光二极管)背光市场份额在逐渐增加。在笔记本、显示器及电视机等产品中,原来一直在使用CCFL(冷阴极荧光灯)背光源,从2008年开始,笔记本和显示器产品中LED背光的使用不断扩大。
2009-08-13
- 避开繁琐!运放差分电容测量简化指南
- 精准捕捉电流波形:开关电源电感电流测量技术详解
- 恒压变压器选型指南:如何平衡成本与性能?
- 电能控制的中枢神经:控制变压器深度解析
- 物联网互联新选择:1-Wire总线技术详解与实战指南
- 安森美获Vcore技术授权,强化AI数据中心电源解决方案
- 贸泽电子新推EIT专题:洞察3D打印如何重塑设计与制造
- 聚焦能效与性能,Vishay为AI及电动汽车注入“芯”动力
- 2025中国IC独角兽论坛沪上启幕,赋能半导体产业新未来
- 车规与基于V2X的车辆协同主动避撞技术展望
- 数字隔离助力新能源汽车安全隔离的新挑战
- 车用连接器的安全创新应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