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找到低压下提高LED发光率新法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一种插座转换设备使发光二极管(LED)能够比其消耗的电功率释放出更多光功率,电源转换效率可达到100%以上。
2012-05-11
-
提升屏幕影像画质 LED调光技术关键至极
视讯广告板、超大屏幕等需要电源供应、视讯编码器、译码器、线路驱动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等大量小型子系统共同运作,才能提供视讯影像,却鲜少人洞悉显示系统中发光二极管(LED)驱动器的功能。
2012-05-04
-
OLED热度重现或成下一个角力战场
从2004年开始,OLED显示技术开始应用于MP3等小尺寸产品上,但基于市场、技术、产品等原因,OLED技术并没有很好的应用在电视上。2007年,索尼研发和生产OLED电视,推出11英寸OLED电视,而在台湾地区,友达在2010年即切入OLED照明领域,并于日本横滨国际平面显示器展(FPD International)中展出多项成果。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持续发展,不仅在显示屏幕(面板)的进展快速,在新世代照明应用领域的脚步也自2011年开始加快。
2012-04-13
-
陶氏电子材料为市场注入先进 LED 材料产品组合
陶氏化学(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DOW)旗下业务部门陶氏电子材料近日推出由陶氏材料产品组合研发的综合光产品组合,此举扩展了该公司在发光二极管 (LED) 材料市场中的专业材料技术。这些新材料旨在支持 LED 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光刻、化学机械研磨 (CMP) 和金属化等关键工序,以及获得广泛应用的有机金属化学气相沉积 (MOCVD) 先导材料和外延生长技术。
2012-03-23
-
OLED市场潜力巨大 2013年生产规模将超2亿
预计今年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屏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长,生产规模将同比增加2倍以上。今年全球用于智能手机的OLED显示屏生产规模将达到1.7659亿个。智能手机用OLED显示屏2010年为4375万个,去年增至8132万个,呈爆发式增长。
2012-03-15
-
照明用LED驱动器解决方案
作为固态光源的发光二极管(LED)的大量涌现,使白炽灯日益落寞。在过去几年中,LED技术已经有了极大进步,在散热、封装和工艺技术方面的进步使得LED有了更高的亮度、更高的效率、更长的寿命和更低的成本。
2012-02-29
-
如何为CCFL和LED背光供电
典型的LCD背光可以是1个或多个冷阴极荧光灯(CCFL),或是一组发光二极管(LED)阵列。背光图像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背光驱动器。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有助于CCFL和LED发展的一些注意事项,以及如何为这两种背光供电。
2012-02-29
-
PPTC器件用于保护高亮度LED照明系统
随着照明技术从极为耗电的白炽灯转为冷阴极荧光灯(CCFL),再发展到现在的发光二极管(LED)灯,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在最终用户愿意为更绿色的照明支付更高成本的同时,他们也有一个内在的期望即寿命更长和更高的可靠性,这才将是他们投资的净效益。
2012-02-28
-
看LED电源拓扑如何提升LED照明效能
随着发光二极管(LED)生产成本下降,使用也越来越普遍,应用范围由手持装置到汽车、建筑照明等领域。LED的可靠度高(使用寿命超过五万小时),效率佳(每瓦超过120流明),并具有近乎实时反应的特性,成为极具吸引力的光源。
2012-02-13
-
2015年OLED电视或为平板显示主流
OLED,即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又称为有机电激光显示(Organic Electroluminesence Display, OELD)。OLED具备轻薄、省电等特性,并且还有许多LCD不可比拟的优势。OLED在日后替代LCD可以断定是必然的结果,因为OLED是显示技术真正的革新。
2012-02-08
-
低成本DC-LED驱动器电路设计
LED驱动电路控制LED(发光二极管)点亮所需电力的电源电路时。LED 的正向压降(VF)随制造时的误差和环境温度发生改变,无法采用恒压驱动。因此,一般需要使用恒流驱动,使供应给LED 的电流保持恒定。LED驱动的电路构造与普通的开关稳压器(DC-DC转换器)基本相同,没有太大的差异。但LED驱动有特殊的要求,大致有两个差别。
2012-02-07
-
led数码管的结构及检测方法
LED数码管是由发光二极管构成的,亦称半导体数码管. 将条状发光二极管按照共阴极(负极)或共阳极(正极)的方法连接,组成"8"字,再把发光二极管另一电极作笔段电极,就构成了LED数码管.若按规定使某些笔段上的发光二极管就能显示从0~9的…系列数字。同荧光数码管、辉光数码管(NRT)相比它具有:体积小、功耗低、耐震动、寿命长、亮度高、单色性好、发光响应的时间短,能与TTL,CMOS电路兼容等的数显器件。
2012-02-02
- 避开繁琐!运放差分电容测量简化指南
- 精准捕捉电流波形:开关电源电感电流测量技术详解
- 恒压变压器选型指南:如何平衡成本与性能?
- 电能控制的中枢神经:控制变压器深度解析
- 物联网互联新选择:1-Wire总线技术详解与实战指南
- 安森美获Vcore技术授权,强化AI数据中心电源解决方案
- 如何利用OTT技术实现模拟前端的80V过压?;?/a>
- 贸泽电子新推EIT专题:洞察3D打印如何重塑设计与制造
- 聚焦能效与性能,Vishay为AI及电动汽车注入“芯”动力
- 2025中国IC独角兽论坛沪上启幕,赋能半导体产业新未来
- 车规与基于V2X的车辆协同主动避撞技术展望
- 数字隔离助力新能源汽车安全隔离的新挑战
- 汽车??榕赘涸氐慕饩龇桨?/a>
- 车用连接器的安全创新应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