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qm花论坛(品茶),凤楼阁论坛官网入口网址,一品楼品凤楼论坛最新动态,风楼阁全国信息2024登录入口

你的位置:首页 > 光电显示 > 正文

展望2011,台湾中小尺寸面板产业之商机与转型

发布时间:2011-04-01 来源: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

中小尺寸面板的机遇与挑战:
  • 未来中小尺寸面板产值成长潜力十足
中小尺寸面板的市场数据:
  • 2010年台湾中小尺寸面板产值达近新台币1,500亿元
  • 2011年台湾中小尺寸面板产值将大幅成长16%
  • 2012年至2013年以年成长7~8%逐步上扬

一、新兴产品驱动中小尺寸面板产值上扬
中小尺寸面板系指TFT LCD于10吋以下之产品,近年来由于大尺寸面板(7代以上)高世代面板线逐渐量产,又2010年下半年开启新兴产品拉货趋势显著,尤其是平板计算机于 2010年4月上市后,驱动中小尺寸面板的出货量,加上智能型手机面板的需求量支称,搭配触控面板的生产,加速提高中小面板的高附加价值,预估未来中小尺寸面板产值成长潜力十足。2010年台湾中小尺寸面板产值达近新台币1,500亿元,相较于2009年呈现持平的状况,但展望2011年受惠于高阶行动产品、平板计算机、触控面板的 终端需求拉动,产值将大幅成长16%,来到新台币1,744亿元的水平。2012年至2013年持续成长,以年成长7~8%逐步上扬,预估2013年台湾中小尺寸面板产值将突破新台币2,000亿的水平。

二、 2011年为中小面板产线「转型年」高附加价值产品驱动市场

2011年是中小尺寸面板产线的转型之重要年度,由于面板厂朝向更高世代生产大尺寸液晶面板更具有规模效益,故目前电视用面板主流切割世代厂走向7~8代,进而开启6代以下开始大量生产中小尺寸面板逐渐成为主流。同时,走向触控面板的生产制造结合,亦成为共同走向。
由图二可见,自2010年第三季开始,台系厂商CPT(华映)、Hannstar (彩晶)陆续宣布逐步将6代、5.3代线转向中小尺寸面板的生产,并正式于2011年全面转产。而AUO(友达)、CMI(奇美)也将4代以上至6代以 下,转向主力供应中小尺寸面板的生产规划,各家陆续将中小尺寸面板生产提高至更高世代线来生产。
主要原因有两项:第一,二线面板厂止于6代线面板厂投资生产,已无法与一线面板厂之7代以上生产规模之经济效益相比,面临庞大压力下,只能转战中小尺寸面板生产;第二,各家面板厂藉由更有效率经济切割来大规模生产,加乘新兴产品的高附加价值,进而有效率提高公司整体营收。
另外,原本即以中小面板厂为主之厂商Giant Plus(凌巨)、Wintek(胜华)走向触控产能的新增与规划,PVI(元太)则专注转产电子书背板,各自找寻其利基市场。

三、IEK View
展望2011年,新兴产品的诞生与热卖,包含平板计算机、智能型手机终端产品之两大主力,带动中小尺寸面板产业将热络不已,未来三年都将看好其整体产业的成长状况。以下提出两项重要趋势走向,兹以提供参考。

(一)面板产业大迁徙-- 5代至6代线生产中小面板产品成主流
中小尺寸面板的生产状况大迁徙时代来临,未来生产主力将提升至6代线以下,而5代以上较4代厂更具有规模生产力。2011年我国二线面板厂纷纷宣示将自身 旗下产线全面转向中小尺寸面板生产,即是受一线大厂的高世代面板厂(7.5代、8.5代)生产压力下,不得不转向高毛利且生产规模具有效益的中小尺寸面 板。

(二)高附加价值产品成为面板厂金鸡母

面板厂面临受液晶循环影响、投资金额大、产品毛利低的困境,持续探询高附加价值的产品,试图提高面板厂的获利状况,故新兴产品即成为面板厂竞相布局生产的 目标,也让中小尺寸面板意外成为一、二线面板厂争食的目标产品区块,未来如何弹性且快速调配面板厂产能,将成为未来重要的决战能力。
要采购背板么,点这里了解一下价格!
特别推荐
技术文章更多>>
技术白皮书下载更多>>
热门搜索
拆解 场效应管 超霸科技 超级本 超级电容 车道校正 车身控制 车载以太网 车载娱乐 充电 充电电池 充电器 充电桩 触控屏 触控显示 触摸开关 传感技术 传感器 传感器模块 船型开关 串联电阻公式 创智成 磁传感器 磁环电感 磁敏三极管 磁性存储器 磁性元件 磁珠电感 存储器 大功率管
?

关闭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