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P封装如何成为超越摩尔定律的重要途径?
众所周知的摩尔定律发展到现阶段,何去何从?行业内有两条路径:一是继续按照摩尔定律往下发展,走这条路径的产品有CPU、内存、逻辑器件等,这些产品占整个市场的 50%。另外就是超越摩尔定律的More than Moore 路线。
2016-10-11
-
单片机不可或缺的外设功能:GPIO与串行通信该如何运作
文章将介绍有效使用单片机外设功能的结构及使用方法,能让我们将能学到各种单片机共通的基本外设功能,并可广泛应用到各个方面。单片机仅靠CPU和内存是无法运行的!本文介绍GPIO和串行通信。
2016-09-07
-
世界超强完美DIY 电子奇才五年全手工制作CPU
在如今越来越靠程序化、流水线作业来完成生产的制造业中,想找一件手工打造的产品,真是越来越难了。好在当今社会中,还是有一些强人在孜孜不倦的在完成着心中的“完美DIY”梦想。因此也使我们多了一些大开眼界、崇拜和向慕的机会。
2016-07-04
-
灵活控制CPU协同工作,详解联发科CorePilot异构计算技术
在2013年,联发科全球首创CorePilot异构计算技术,CorePilot是联发科为旗下多核心产品量身定制的一项新技术,CorePilot异构计算技术可以简单的看做ARM Big.LITTLE,是一种大核心+小核心的架构技术,如今已经进化到了3.0版本。
2016-05-26
-
DIY主机的重心:聊聊CPU频率和制造工艺的关系
怎样去DIY一台主机呢?它可以满足自己的工作、游戏需求,还要颜值高、噪音小、最重要的是价格要便宜,质量要好。本系列为让装机零基础的朋友可以轻松了解,所以尽量避免专业参数。今天我们了解一下CPU频率以及制造工艺与性能的关系。
2016-05-04
-
手机的芯事:性能与功耗续航必定矛盾?
智能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用户对性能的要求也自然水涨船高,但智能手机与传统的PC最大的区别就是其移动化的使用习惯,不可能无时无刻连接着电源使用(当然还有移动电源),如何在满足最低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延长智能手机的续航时间成为了行业和消费者共同关注的焦点。如何解决手机CPU功耗和发热的问 题呢?CPU的上游厂商为此不断在努力,目前来看,降低手机CPU功耗和减少发热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本文将逐一为大家介绍分析。
2016-04-20
-
大象关冰箱?NAND FLASH控制器磨损管理算法芯片化硬实现
目前,存储领域包括eMMC,SATA SSD ,PCIe SSD等控制器是一个非常热门的领域。通常,由于NAND FLASH易于损坏的特性,因此需要控制器做额外的工作,才能满足商用可靠存储的需要。本文目的提出一种可以硬实现的均衡磨损,坏块管理,以及逻辑地址映射的算法,(可芯片化)。用于替代处理器的软件(FTL)实现,从总体上较CPU固件实现有较好的功耗比和高速性能的目标。
2016-02-25
-
用性能过剩麻痹用户!揭秘 CPU 对 SSD 的影响
手机处理器近些年的高速增长,大有盖过桌面PC处理器的趋势,人们很自然地认为这是目前桌面性能过剩所致。从Sandy Bridge以来,除了处理器工艺从32nm进入到14nm,功耗得到下降,人们升级CPU的动力逐渐下降,主要原因莫过于疲乏的性能增长,于是乎性能过剩不仅是厂商用以麻痹用户的手段,而用户也会因为无性能瓶颈慢慢的接受了这样一种性能步入中低速增长的状态。
2016-02-12
-
解决CPU异常的‘功臣’,系统控制协处理器的全定制设计
IPS体系结构中的系统控制协处理器简称CP0,专门提供指令正常执行所需的环境,进行异常/中断处理、高速缓存填充、虚实地址转换、操作模式转换等操作。单从硬件的角度而言,系统控制协处理器对指令集的作用就相当于操作系统对应用程序的作用一样。
2016-01-26
-
实现质的飞跃却性能过剩?探秘CPU对SSD性能的影响
关于处理器的发展,从最初的SATA SSD到PCI-Express SSD,再到现在的M.2 SSD。存储的速度实现了质量的飞跃,同时近些年来TLC闪存大面积应用,成本降低,不少SSD产品已经到了要与HDD决一死战的地步。
2016-01-25
-
你有的?。憾嘀殖炭乜匚妊沟缭?span id="5n233hq" class='red'>CPU与主回路方案
本文主要介绍了开关稳压电源CPU与直流主回路拓扑的几种方案,并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分析,而后选择出更加适合于实际情况的方案来进行设计。对于程控开关稳压电源设计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花上几分钟来阅读本文,从中学习到方案选择的思路及技巧。
2015-11-12
-
专家讲解:如何设计一款红外耳温计
红外耳温计是通过红外传感器采集耳腔和鼓膜的红外辐射并转化为数字信号,主控CPU 单元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温度值并显示在液晶屏上。与水银温度计相比,红外耳温计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测量速度快、操作简便、安全舒适等优点。这里介绍下红外耳温计的原理分析。
2015-10-16
- 避开繁琐!运放差分电容测量简化指南
- 精准捕捉电流波形:开关电源电感电流测量技术详解
- 恒压变压器选型指南:如何平衡成本与性能?
- 电能控制的中枢神经:控制变压器深度解析
- 物联网互联新选择:1-Wire总线技术详解与实战指南
- 高性能电阻丝市场需求攀升,Kanthal康泰尔亚洲新建生产设施正式启用,将大幅提高产能
- 安森美获Vcore技术授权,强化AI数据中心电源解决方案
- 如何利用OTT技术实现模拟前端的80V过压?;?/a>
- 贸泽电子新推EIT专题:洞察3D打印如何重塑设计与制造
- 聚焦能效与性能,Vishay为AI及电动汽车注入“芯”动力
- 车规与基于V2X的车辆协同主动避撞技术展望
- 数字隔离助力新能源汽车安全隔离的新挑战
- 车用连接器的安全创新应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