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能过剩问题未解决 各光伏企业陷入价格厮杀
虽然近期美国商务部针对中国太阳能厂商反倾销(Antidumping)与反补贴(CountervailingDuty)的初判出炉,对于中国太阳能光伏企业来说,松了一口气,而且在补充库存和德国行业补贴下调前抢装的推动下,整个行业似乎看到了回暖的迹象,但是在产能过剩问题仍未解决之前,太阳能光伏市场难以回暖。
2012-03-28
-
MF2410在LED球泡灯中的应用
近几年,环保节能议题倍受关注。与此同时,众多新能源产业也随之蓬勃发展,太阳能、LED照明、风力发电、可再生能源等都是现阶段炙手可热的产业。由于LED拥有体积小、耗能低、寿命长、无汞环保等优点,LED从原先只作为指示或背光应用推广至照明产业上。
2012-03-23
-
德国太阳能市场对住宅光伏投资仍有吸引力
据IHS iSuppli公司,尽管德国政府计划削减新安装太阳能的补贴,但2012年该国的部分市场领域仍将对光伏(PV)有吸引力,投资回报率(ROI)仍足以吸引对住宅光伏系统的金融支持,甚至对一些大型系统的金融支持。
2012-03-23
-
2011年德国光伏产业在动荡中重组
据IHS iSuppli公司的光伏(PV)展望报告,2011年全球主要光伏供应商产能过剩,以及价格下跌等其它不利因素,给欧洲太阳能产业造成冲击,导致德国市场发生快速整合。
2012-03-07
-
LED太阳能路灯控制器的设计分析
根据LED太阳能路灯系统特点,设计了太阳能路灯控制器。详细说明了蓄电池充电控制及负载输出控制的硬件设计原理,并采用三段式充电理论实现了控制器的软件设计。控制器功能易于实现,满足控制和环保节能的要求。
2012-03-05
-
R5050DNZ0C9:罗姆推出低导通电阻的高耐压功率MOSFET
日本知名半导体制造商罗姆株式会社(总部:日本京都市)面向太阳能发电的功率调节器市场,开发出实现了业内顶级低导通电阻的高耐压功率MOSFET“R5050DNZ0C9”(500V/50A/typ,34mΩmax45mΩ)。
2012-03-02
-
中国计划扩大国内太阳能光伏市场
工业和信息化部上近期发布消息说,中国的目标是减少国内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成本,在十二五期间(2011-15)扩大国内的光伏市场,促进光伏业的良性发展。根据公布的产业规划,国家将会在2015年截止时将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降低到0.8元每千瓦时,到2020年降到0.6元每千瓦时,同时还会提高太阳能光伏组件的产量。
2012-03-02
-
锂电池充电器设计技巧:从太阳能电池获取更大功率
如何设计锂离子电池充电器以便从太阳能电池中获取最多的功率并有效地对锂电池充电呢?本文将讨论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电气输出特性,接着讨论电池充电系统要求以及匹配太阳能电池特性的系统解决方案,以便从太阳能电池获取最大的功率。
2012-02-29
-
中国计划扩大国内太阳能光伏市场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消息说,中国的目标是减少国内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成本,在十二五期间(2011-15)扩大国内的光伏市场,促进光伏业的良性发展。根据公布的产业规划,国家将会在2015年截止时将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降低到0.8元每千瓦时,到2020年降到0.6元每千瓦时,同时还会提高太阳能光伏组件的产量。
2012-02-29
-
塑料太阳能电池创造新纪录
近日,破纪录的塑料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制造成功,开发者是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的研究人员。新聚合物电池转换率达到10.6%,高出今年7月创造的8.6%。
2012-02-28
-
天灾+破产 2012太阳能产业依旧惨?
集邦科技绿能分析部门EnergyTrend指出,受惠于急单效应,第一季台厂接单状况热,一线大厂的产能稼动率都在八成以上,而二线厂商也推上五成,厂商对于第一季市况呈现乐观看待,但近期这些状况,却让太阳能产业的未来发展出现变数。
2012-02-24
-
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前景预测
目前,中国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和组件产量占据世界总量的一半。它引领着全世界开始使用化石燃料替代品的新时代。
2012-02-21
- 突破效率极限:降压-升压稳压器直通模式技术解析
- 高效与静音兼得:新一代开关电源如何替代LDO?
- 宽禁带半导体赋能:GaN射频放大器的应用前景
- 偏置时序全解析:避免pHEMT射频放大器损坏的关键技巧
- 风电变流器迈入碳化硅时代:禾望电气集成Wolfspeed??槭迪旨际蹩缭?/a>
- 谈谈对迪能激光品牌升级战略的看法
- 从5W到3kW+,安森美SMPS矩阵承包丰富场景电源管理需求
- AI驱动,数据赋能丨造物数科再度入选“百项数据管理优秀案例”
- 打印机之都” 放大招?第二届中国打印机大会引发全行业聚焦
- 中国汽研联合促进会启动"质量向新"行动 智能底盘系列标准研究正式启动
- 车规与基于V2X的车辆协同主动避撞技术展望
- 数字隔离助力新能源汽车安全隔离的新挑战
- 车用连接器的安全创新应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