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系统的应用
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使得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介绍一个完整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系统来帮组大家了解电机驱动的原理与应用
2010-06-02
-
IR 推出一系列新型HEXFET 功率MOSFET
这些新的功率MOSFET采用IR最先进的硅技术,是该公司首批采用5x6mm PQFN封装、优化铜片和焊接片芯的器件。IRFH6200TRPbF 20V器件可实现业界领先的RDS(on),在4.5V Vgs下,最高仅为1.2m?,显著降低了手工工具等直流电机驱动应用的传导损耗。
2010-03-15
-
小功率永磁直流电机的电磁干扰抑制研究
在对小型永磁直流电机电磁干扰(EMI>干扰源的分析基础上,指出消除EMI干扰源的根本在于抑制换向过程中产生的电抗电势;通过比较各种抑制电杭电势的方法,得出对于小型永磁直流电机最为行之有效的消除EMI的方法是采用转子借偏,以产生与电杭电势方向相反的电动势用以抵稍电抗电势的结论,并且强调电机的工艺对EMI抑制的重要性。
2010-03-08
-
OptiMOS系列:英飞凌推出200V和250V器件
英飞凌近日推出200V和250V OptiMOS系列器件。相对于其他同类产品,很低的优质化系数(FOM)使OptiMOS 200V和250V系列器件的通态电阻RDS(on)降低了50%,该公司并未透露FOM的具体数值。该系列器件适用于48V系统、DC/DC变换器、UPS和直流电机驱动。
2010-02-02
-
OptiMOSTM系列:英飞凌推出性能领先业界的200V和250V 器件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近日宣布推出200V和250V OptiMOSTM系列器件,进一步扩大OptiMOSTM产品阵容。全新200V和250V器件适用于48V系统、DC/DC变换器、不间断电源(UPS)和直流电机驱动。凭借同类器件中最低的优质化系数(FOM),OptiMOS 200V和250V技术可使系统设计的导通损耗降低一半。
2010-01-27
-
MOSFET简化三相逆变器拓扑设计
提高效率和节能是家电应用中首要的问题。三相无刷直流电机因其效率高和尺寸小的优势而被广泛应用在家电设备中以及很多其他应用中。此外,由于采用了电子换向器代替机械换向装置,三相无刷直流电机被认为可靠性更高。
2009-08-19
-
无传感器检测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
本系统中通过单电流采样,在DSP中实现电流鉴别算法和滤波算法,得到对应的三相电流,通过速度位置估算算法计算出电机转子的当前位置和速度,然后利用PI反馈算法生成新的PWM作用于电机之上,完成一个控制流程。这样循环往复,实现了电机从启动到正常运转以及调速的功能,下面将分别阐述各部分的原理与实现。
2009-07-02
-
如何根据需要恰当选择电机
深入了解各种电机的特点有助于工程师对所需的应用选择适当的电机。本文简单介绍永磁有刷换向直流电机、无刷直流电机与混合式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并从若干方面对这几种电机的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比较,以助于工程师选择参考。
2008-11-02
-
直流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本文对几种不同的栅极驱动电路并进行比较分析,同时也介绍了PWM调速算法及其实现和步进电机的驱动方案。在直流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若干因素来进行仔细选择。
2008-11-02
-
基于场效应管的直流电机驱动控制电路设计
本文主要讲了直流电机驱动控制电路总体结构,H桥功率驱动原理,直流电机驱动控制电路设计。
2008-10-30
-
基于霍尔传感器的直流电机转速测量系统设计
本文介绍了一种由单片机C8051F060作为主控制器,使用霍尔传感器进行测量的直流电机转速测量系统。文中详细描述了这个系统的基本原理,软硬件设计等,并用实验测试该系统得出结论。
2008-09-30
-
ACPL-33xJ系列:安华高智能型门极驱动光电耦合器产品
Avago推出最新的智能型门极驱动光电耦合器产品,ACPL-333J和ACPL-330J系列高速IGBT光电耦合器。它们非常容易集成到工业变频器和电源管理等应用,例如隔离式IGBT/MOSFET门极驱动、交流和无刷直流电机驱动、工业变频器以及不间断电源等。
2008-08-26
- 避开繁琐!运放差分电容测量简化指南
- 精准捕捉电流波形:开关电源电感电流测量技术详解
- 恒压变压器选型指南:如何平衡成本与性能?
- 电能控制的中枢神经:控制变压器深度解析
- 物联网互联新选择:1-Wire总线技术详解与实战指南
- 贸泽电子新推EIT专题:洞察3D打印如何重塑设计与制造
- 聚焦能效与性能,Vishay为AI及电动汽车注入“芯”动力
- 2025中国IC独角兽论坛沪上启幕,赋能半导体产业新未来
- 村田中国亮相 CIIF 2025 —— 以创新元器件赋能新型工业绿色智能化发展
- 车规与基于V2X的车辆协同主动避撞技术展望
- 数字隔离助力新能源汽车安全隔离的新挑战
- 车用连接器的安全创新应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