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qm花论坛(品茶),凤楼阁论坛官网入口网址,一品楼品凤楼论坛最新动态,风楼阁全国信息2024登录入口

你的位置:首页 > 光电显示 > 正文

OLED时代即将来临 企业应当抓紧技术储备

发布时间:2011-10-28

机遇与挑战:
  • OLED时代即将来临
  • 企业应当抓紧技术储备
市场数据:
  • 今年一季度内销彩电零售规模为1046万台
  • 韩国三星3.5代OLED14英寸面板良品率已经达到90%

LED这个曾经作为霓虹灯的代名词,却在彩电领域掀起了一场技术革命。进入到2010年,LED液晶电视更是成商家必推买家首选。然而LED平板电视推广的热潮还未退去,新一代OLED产品就已经迎面而来,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已被认定为取代LED的新一代平板显示主流技术。

从电视机产业发展来看,每一次行业的升级换代都离不开技术的创新。而在每一次的行业升级之中,中国的彩电业都处于背后追风、疲于模仿的尴尬状态。究其原因,技术的不足仍为关键因素,在第三代显示技术方面,中国OLED产业与国外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线,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著名家电专家陆刃波认为,目前,OLED技术仍在起步阶段,中外企业谁撑握了OLED大尺寸化及成品率的技术,谁就将抓住OLED电视先机。

国内面板加速上马 快而不强


近年,平板电视企业兴起了一场“面板大战”,截止目前,大陆7条液晶面板高世代生产线格局初显,分别是京东方合肥6代线,京东方北京8.5代线,中电熊猫-夏普南京6代线,TCL-华星深圳8.5代线以及刚开始动工的苏州三星7.5代线,加之已经获批但尚未开工建设的LG广州8.5代线,还有刚刚获得审批的龙飞光电昆山8.5代线。面板企业快速上马,但缘于近一年来平板电视在国内增速明显放缓(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内销彩电零售规模为1046万台,同比下降5.2%;零售额394亿元,同比下降8.2%,),面板供给过剩格局初显,液晶面板过?;蚪斐梢壕У缡泳砣敫硬锌岬?ldquo;价格战”漩涡,形成混乱的经营环境,最终不仅导致经销商销售难度增加、利润降低,而且会导致生产企业利润空间越来越低;加之彩电企业也正忙于抢占像“云电视”等产品的战略高端,无暇顾及。国内面板产业现状目前看并不如预想中强盛。

面板企业OLED布局开始 意气风发

鉴于目前的市场现状,夏普、索尼等日本彩电巨头,已经在日本政府的牵头下展开对OLED技术的联合开发,试图借此确立日本企业在OLED领域的优势地位。不仅日系企业积极布局OLED,韩国企业三星3.5代OLED生产线所产14英寸面板良品率已经达到90%以上,其月产能7.2万片的5.5代线也已经实现量产。今年6月,三星又宣布第8代OLED面板试验线将于明年5月投入使用,计划将OLED面板的使用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延伸到电视等领域;LGDisplay近日表示将推迟广州8.5代线液晶面板项目推迟开工。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认为,该项目再开工的可能性较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LGD拟投资28.3亿美元到2014年批量生产下一代面板OLED,用于其55英寸的电视机上。另外,国内大陆方面于今年6月成立了中国OLED产业联盟,目前主要有昆山维信诺、四川长虹、佛山彩虹等企业从事小尺寸OLED生产,对于OLED的重视或许将增加中国企业在产业链上的话语权,但对在产品研发上一直效仿日韩的中国彩电业来说,国内企业在小尺寸OLED面板方面虽有涉足,但在大尺寸OLED领域却还没有太多的进展,未来当外资企业的大尺寸面板工厂相继投产,国内企业又面临着被动局面。

国产品牌加快技术创新速度 当务之急


在CRT时代和液晶显示时代,中国企业都在追赶日韩,在液晶显示技术上的弱势导致中国企业过分的依赖日韩的上游面板企来,使得近年来多次出现中国企业无货可卖的尴尬局面。但OLED面板的来临给国内面板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著名家电专家陆刃波认为,当前我国OLED产业正处于发展关键时期,具备了一定的技术研发及产业配套能力,但OLED产业也面临基础研究不足、产业配套不完善、缺乏具备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在全球行业标准及知识产权领域缺乏话语权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OLED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如何有效、持续、健康的发展,要看各彩电企业能否联合起来,国内彩电制造企业在真正的OLED全面进入之前进行积极的技术储备才是当务之急。
特别推荐
技术文章更多>>
技术白皮书下载更多>>
热门搜索
发光二极管 防静电产品 防雷 防水连接器 仿真工具 放大器 分立器件 分频器 风力涡轮机 风能 风扇 风速风向仪 风扬高科 辅助驾驶系统 辅助设备 负荷开关 复用器 伽利略定位 干电池 干簧继电器 感应开关 高频电感 高通 高通滤波器 隔离变压器 隔离开关 个人保健 工业电子 工业控制 工业连接器
?

关闭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