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qm花论坛(品茶),凤楼阁论坛官网入口网址,一品楼品凤楼论坛最新动态,风楼阁全国信息2024登录入口

你的位置:首页 > 电路保护 > 正文

用于汽车以太网应用的ESD?;て骷?00Base-T1、1000Base-T1)(上)

发布时间:2023-06-19 来源:安世半导体 责任编辑:wenwei

【导读】本应用笔记介绍适用于 100BASE-T1 和 1000BASE-T1 的现代半导体 ESD ?;て骷奶匦?。ESD ?;て骷淖饔檬鞘迪治冉〉南低?,使系统能够承受破坏性的 ESD 事件并提供更高的EMC性能。本文提供了使用共模扼流圈(CMC)来增强这种耐受性的建议。


本应用笔记分为(上)(下)两部分,您现在看到的是(上)。


01 引言


目前有几种以太网解决方案在工业和商业应用中非常流行,但几十年来,并没有在汽车领域得到广泛采用。到 2016 年,汽车行业中共推出了 100BASE-T1 和 1000BASE-T1 两个标准。另外两个标准 10BASE-T1S 和 MGB-T1(千兆级)正在开发中。100BASE-T1 和 1000BASE-T1 由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发布,并包含在IEEE 802.3bw和IEEE 802.3bp中。虽然这两个标准基于工业和商业以太网应用,但针对一些特定的汽车要求进行了修订,这类要求主要与电磁兼容性(EMC)有关[1]。这些修订由开放技术联盟委员会完成。


汽车以太网可实现快速稳定的数据通信,能够为多个电子控制单元(ECU)总线拓扑赋予灵活性,非常有望满足未来的实时数据共享、带宽和稳定工作需求。这些特性有助于加速汽车网络架构从域架构向区域架构的演进。汽车以太网可以与其他几种协议配对使用,例如音频和视频(AVB),因此,更有机会在 ADAS、X-Domain 和其他复杂系统中使用。


本应用笔记将介绍适用于 100BASE-T1 和 1000BASE-T1 的现代半导体 ESD ?;て骷奶匦浴1疚慕故?ESD ?;て骷绾卧诘缏分蟹⒒有饔?,从而让系统能够耐受破坏性的 ESD 事件并具有更出色的EMC性能。此外,本文还将针对使用共模扼流圈(CMC)来增强这种耐受性提供建议。


02 100BASE-T1和1000BASE-T1的拓扑结构


汽车以太网用法灵活,并能显著提高数据速率(与传统的 CAN HS/FD 相比),因此能够桥接各种复杂的通信域,如图1所示。这一特性进一步强化汽车以太网在未来车载数据通信架构中的作用,而在未来,ADAS、信息娱乐系统和动力系统等关键应用将在汽车领域内显著增长。


12.png


ECU通常使用非屏蔽双绞线(UTP)相互连接,就像在 CAN 或 FlexRay 应用中一样(图2)。


1682671340356775.png


这种做法有一些好处,例如使用简单、成本低。但是,应该考虑到非屏蔽电缆可能会出现电磁噪声耦合方面的问题。在真实的汽车线束中,不同的电缆会组合成一束电缆,因此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干扰风险。具体而言,在典型总线拓扑的 UTP 内,感应电气噪声可达到 100 V,这已经得到几个测试中心的证实。在这种情况下,ESD ?;て骷荒艽シⅲ员苊夥⑸ㄐ殴收虾土绰范?。这就提出了一项新的要求,即 ESD ?;て骷拇シ⒌缪挂哂?100 V。


开放技术联盟推荐了一个包含电子元件的原理图,如图 3 所示。


1682671317919254.png


左侧的收发器??榘锢聿憬涌冢≒HY)以及一些基本的滤波元件和片上 ESD ?;?。下一个必须具有的??槭谴泄材V斩说墓材6罅魅Γ–MC),用于减少不需要的共模,从而减少 EMI。ESD 器件位于连接器附近,它可以在一个封装(如SOT23)中包含两个 ESD ?;ざ?,或者在 DFN1006BD 封装中为每条单独的线路包含两个 ESD 二极管。在其他类似的原理图中,ESD 保护器件放在 CMC 和 PHY 之间。


注:强烈建议将 ESD ?;て骷苯又糜诹悠魃?。在此位置,ESD 电流会被钳位至 GND,因此不会影响 PCB、以太网 PHY 或其他元件,如图 4 所示。此外,根据100/1000MBase-T1 规范的要求,触发电压超过 100 V 的 ESD ?;て骷糜诹悠魃?、CMC 前面时,可以发挥更显著的?;ぷ饔谩?00BASE-T1 和 1000BASE-T1 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带宽(分别为 66 Mbps 和 750 Mbps)。因此,它们对信号完整性(SI)有一些不同的要求,具体会体现在一些电路的选择上。相较于 1000BASE-T1,在 100BASE-T1 中,ESD 保护器件的器件电容可以略高一些。此外,CMC应遵循开放技术联盟(OA)关于 100BASE-T1、1000BASE-T1 和千兆级应用的规定。本应用笔记后面将提供更多相关信息。


15.jpg


03用于100BASE-T1和1000BASE-T1的ESD?;て骷?/p>


由于 100BASE-T1 和 1000BASE-T1 拓扑结构和电路几乎相同,因此它们对所用 ESD ?;て骷囊蠓浅O嗨啤SD 器件必须遵循 ESD ?;て骷腛A规范(汽车以太网规范(opensig.org))。以下是一些主要要求:


? 双向

? 在 1000个 15 kV ESD 脉冲后性能没有下降(IEC61000-2-4)

? 触发电压 > 100 V

? VDC > 24 V(电池短路)


此外,我们通过一组测量对 ESD ?;て骷暮瞎嫘越辛瞬馐裕?/p>


1682671258375331.png


在上述测量中,我们对 100BASE-T1 和 1000BASE-T1 使用相同的设置,但是“通过”和“未通过”条件定义存在略有不同的限制,尤其是带宽差异等原因引起的散射参数。具体限制参见相应规范的附录。


3.1. 散射参数


散射参数测量的理念是在频域中观察 ESD ?;て骷?SI 行为,即插入损耗(IL)、回波损耗(RL)和共模抑制比(CMRR)。作为混合模式散射参数矩阵中的矩阵元素,这些参数分别称为Sdd21、Sdd11和Sdc21。索引“dd”指的是差分,“dc”指的是差模共模。


? IL 是指 ESD ?;て骷嫫德蚀涞男藕挪糠?。传输的信号越多越好。简而言之,IL表示通过 ESD 器件传输的信号量??梢越淇醋魇且桓鲆宰杩刮氐愕拇莺!巴ü碧跫潜3衷诠娣吨卸ㄒ宓南拗浦?。


? RL 表示 ESD ?;て骷嫫德时浠瓷涞男藕挪糠帧7瓷涞男藕旁缴僭胶?。标准化委员会也对此定义了限制?!巴ü碧跫潜3衷谙拗埔韵隆?/p>


? CMRR 表示随频率变化从差模转换为共模的信号部分。这种模式转换是由网络中的不对称引起的,在差分信号中应尽量减少。


图5显示了一些散射参数示例。100BASE-T1 和 1000BASE-T1 的数据速率和带宽决定了二者的所有散射参数限制都不相同。


17.jpg


3.2. ESD 损坏:ESD 事件后测试信号完整性


该测试的重点是评估 ESD 对 SI 的影响。因此,基本上测量的散射参数与前文相同,但测量是在 8 kV 和 15 kV 条件下,在每个极性 20 个脉冲前后完成的。目标规范是,在 ESD 应力脉冲后,ESD 器件在 1 MHz 至 200 MHz 的频率范围内的偏差不允许超过 1 dB。图6 显示其中一个 ESD 器件的 Sdd11 结果。


1682671239912581.png


3.3. ESD 放电电流测量


在 ESD 事件期间,ESD ?;て骷蟛糠?ESD 脉冲钳位到地。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总有一部分脉冲会越过 ESD ?;そ?PHY。该残余电流是评估 ESD 器件保护能力的重要参数。对于开放技术联盟以太网 100/ 1000BASE-T1,该残余电流是使用标准化设置测量的。设置参见图 7。包括 CMC和 ESD ?;ぴ谀诘恼龅缏范及诟蒙柚弥?。PHY 的特性用一个 2 Ω 电阻器进行了简化。


19.jpg


两个极性的测量都在最高 15 kV 的电压下进行的。“通过”条件限制来自于 2 kV 和 4 kV 人体模型(HBM)。


图 8 显示了 15 kV 脉冲的结果,包括来自 ESD 枪的限制和参考电流。


20.jpg


3.4. SEED——ESD 放电电流仿真测量


系统 ESD 性能的系统预测并不简单。独立收发器和无源元件(包括外部 ESD 保护器件)的 ESD 耐受性水平不能代表总体系统 ESD 耐受性水平。


因此,必须仔细考虑所有集成元件之间的交互。这里要特别注意外部 ESD ?;?、CMC 以及 IC PHY 收发器引脚的片上 ESD ?;ぬ匦缘暮侠硎逝?。请注意,这些元件表现出强烈的非线性高电流行为。


系统高效 ESD 设计(SEED)方法允许仿真整个系统中与 ESD 相关的瞬态高电压、高电流行为。在这里,需要使用行为模型和等效电路对各个元素进行精确建模。完整的仿真环境还包括 ESD 脉冲发生器模型。通过这种综合仿真方法,可以预测流经系统不同部分的残余 ESD 应力电流以及不同系统节点的电压。


1682671211834781.png


通过评估 IC PHY 收发器数据引脚违反关键准静态和动态 IV 限制的情况,可以确定系统级 ESD 耐受性。图 10 显示了系统模型的 100/1000BASE-T1 电路,以及根据 IEC 61000-4-2 使用 4 kV ESD 脉冲对进入 IC 的残余电流进行系统级测量和仿真的比较。


22.jpg


一般而言,测量结果与仿真结果非常吻合。仿真准确捕获了流入 IC 的电流脉冲的主要特性,相对于 ICCDM 限制属于过冲,而相对于 IC HBM 限制属于稳态行为。


有关为汽车以太网电路设置瞬态系统级 SEED 仿真的更多信息,以及有关 CMC 和 ESD 发生器上带回弹的高压 ESD 保护的建模详情,请参阅 Nexperia 白皮书《运用SEED设计方法,根据开放技术联盟 100BASE-T1 规范高效预测 ESD 放电电流》[4]以及Nexperia汽车 ESD 手册[5]。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搜索所有文档,包括数据手册、产品手册、应用笔记等。


参考文献


1. C.M. Kozierok, C. Correa, R. Boatright and J. Quesnell. Automotive Ethernet – The DefinitiveGuide. Intrepid Control Systems, 2014.


2. S. Bub, M. Mergens, A. Hardock, S. Holland and A. Hilbrink, “Automotive High-SpeedInterfaces: Future Challenges for System-level HV-ESD Protection and First- Time-RightDesign”, 2021 43rd Annual EOS/ESD Symposium (EOS/ESD), 2021, pp. 1-10, doi: 10.23919/EOS/ESD52038.2021.9574746。


3. Advanced Design Systems, Keysight, www.keysight.com.


4. Nexperia. Efficient prediction of ESD discharge current according to OPEN Alliance100BASE-T1 specification using SEED, 2019.


5. Nexperia. Automotive ESD Handbook.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


推荐阅读:


如何让“下电”变得干净利落

ADI LTC6806燃料电池电堆巡检的应用场景

ADALM2000实验:生成负基准电压

为什么稳定的开关模式电源仍会产生振荡?

虽然半导体行业增长放缓,但MEMS扬声器依旧会大涨

特别推荐
技术文章更多>>
技术白皮书下载更多>>
热门搜索
?

关闭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