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无线磁共振电能传输系统中,由于发送线圈与接收线圈之间往往具有很大的间隔,或者没有对齐,使得两个线圈之间互感系数往往很低。通常情况下都小于0.3。这种情况在 全国大学生智能车节能组[1] 比赛中情况会更糟。由于车模行驶到发送线圈上,依靠简单的光电或者磁场定位,车模上的接收线圈往往很难对准发送线圈的中心。
1.设计背景
在无线磁共振电能传输系统中,由于发送线圈与接收线圈之间往往具有很大的间隔,或者没有对齐,使得两个线圈之间互感系数往往很低。通常情况下都小于0.3。这种情况在 全国大学生智能车节能组[1] 比赛中情况会更糟。由于车模行驶到发送线圈上,依靠简单的光电或者磁场定位,车模上的接收线圈往往很难对准发送线圈的中心。
为了避免线圈漏磁造成的电感对于电能传输的阻碍,往往需要对发送和接收线圈使用电容进行补偿。在前几天测试了简单的电容串联补偿,可以获得50W传输功率,效率在75% 左右。串联补偿电路虽然设计简单,但是对于发送系统存在不稳定情况。特别是当负载出现较大波动时,会引起发送线圈中的电流出现很大的波动。
为了适应负载的波动,往往采用LCC电路补偿形式。它可以在了负载变化的情况下,维持发送线圈中的电流恒定,从而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2.LCC补偿方案
LCC电路补偿是指在原来的发送线圈上增加三个补偿器件,它们组成一个T型的电路网络:
● T型左边支路:串联补偿电感Lp
● T型右边支路:串联补偿电容Cps
● T型下边支路:并联补偿电容Cpp
发送和接收线圈采取对称的LCC补偿方案。

采用LCC进行补充的无线发送和接收电路
3.对称T型补偿电路
相比原来串联补偿,只有一个补偿电容参数,在设计时只需要考虑到电路谐振频率便可以求出补偿电容的参数。
采用LCC补偿方案,每边补偿网络的参数变成了三个参数:Lp,Cps,Cpp。这使得电路设计变得复杂。
为了简化设计,往往以下面对称T型网络为基础来设计电路。在负载Z0与电源Ui之间,使用了两个jX(电感)和一个-jX(电容)组成了一个T型补偿网络。其中三个器件在工作频率下对应的电抗幅值均相同。因此这个电路在设计过程中只有一个参数X,因此设计过程简单。

对称梯形电路结构
这个电路最重要的一个特性,就是负载Z0的工作电流I0是一个恒定值:
它与负载Z0没有关系。如果负载Z0就是对应的发送线圈中对应副边的反射电阻,这也说明发送线圈中的电流I0不会随着负载的变化而改变,这使得系统保持稳定。
如果接收线圈已经进行很好的电容补偿,对应线圈的负载假设为RL,那么通过发送和接收线圈的耦合,在发送线圈所对应的反射电阻:

因此,无论实际负载RL的变化,还是发送和接收线圈之间的互感M的变化,反映在发送线圈中都是改变了对应的反射阻抗的大小。
02 LCC补偿网络参数设计
根据在 无线充电系统在输出部分采用LCC拓扑结构综述研究[2] 中的方案设计LCC的网络参数。

发送和接收线圈
发送和接收线圈参数:
● 电感量:29微亨;
● 互感量:在相距3厘米时,互感量为9.5微亨;
1.设计条件
(1)输出负载
假设电阻负载RL=10Ω。经过全桥整流之后,根据 全桥整流等效负载阻抗是多少?[3] 讨论,整流全桥之前的阻抗大约是:
假设工作频率:f0=95kHz。
原边的反射电阻:

假设输出功率:
。
(2)输入功率
工作电压:
。
对应的基波的有效值:


方波以及对应的基波峰值
假设原边到负载之间的效率为:
。
因此电源在反射上的功率为:
流经反射电阻的电流:


原边LCC补偿结构
2.计算结果
根据前面计算出的I0的大小,可以分分别求出LCC补偿器件的参数:

经过计算之后的LCC补偿参数:

3.误差影响分析
在实际实验中,由于相关的电感L1,电容Cpp,Cps与设计参数会有相应的差别,主要原因包括:
● 只能通过规格的电感、电容通过串并联制作。所以它们只能取与设计相近的数值;
● 满足ZVS(Zero Voltage Switch)条件:逆变器需要呈现感性条件。
在 Applying LCC compenstation Network to Dynamic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4]给出了网络参数偏离实际对称状态下的表达式。以LCC补偿下支路Xp为基础,左手偏离比率定义为
;右手偏离比率定义为:
,那么流经耦合线圈的电流表达式为:

从公式中可以看到,当α,β等于1时,流经耦合线圈的电流是一个常量:
。
下图显示了U1=300V,Xp=12欧姆,Rref=8Ω的情况下,不同的α,β对于电流的影响。

α,β对于耦合线圈电流的影响
4.制作LCC补偿网络
(1)制作电感Lp
主要制作的电感电感量:Lp=4.56uH

最初的电感骨架
环形骨架参数:
α,β尺寸:32mm×20mm×11mm
α,β匝数:N1=42
α,β电感:L1=203.6uH;
根据Lp要求,需要制作的匝数为:

利用Litz线绕制6匝电感,测量电感:L=5.895uH。

绕制的6匝电感
(2)制作Cpp,Cps
使用0.22uF的电容通过串并联制作Cpp,Cps。

制作的电容
● 两个电容串联制作Cps。Cps=0.11uH。
● 三个电容并联制作Cpp。Cpp=0.66uH。
(3)补偿网络???/div>
利用 粘贴铜箔简易实验电路制作[5] 制作LCC补偿网络电路。

制作的LCC补偿???/div>
LCC网络参数:
○ Lp=5.901uH
○ Cpp=650.2nF
○ Cps=104.8nF

连接在一起的耦合实验品台

发送线圈的LCC补偿网络(左)接收线圈的全桥整流(右)
03 实验测试
1.空载测试
将接收线圈移开,只测量发送线圈在空载下工作情况。

发送线圈在空载下测量
下面显示了在不同的工作频率下,发送电路的工作电流变化情况??梢钥吹皆谏杓频墓ぷ髌德实?5kHz左右,系统工作电流最小,只有60mA左右。

不同频率下的空载电流
如果是简单的串联补偿,在发送线圈空载时,工作电流则会达到最大。此时系统的功耗也最大,这些电功率都消耗在驱动电路和工作线圈上。
经过LCC补偿,情况则相反,在空载下,系统的工作电流自动达到最小。因此不需要系统进行额外的电流控制。
2.带载实验
将接收线圈与发送线圈对齐,并在全桥整流之后连接两个50W30欧姆的水泥电阻并联,负载电阻为15欧姆。

15欧姆的负载
下面给出了不同频率下,系统的输入功率、输出功率以及电能转换效率:

不同频率下的转换效率与功率
可以看出,在设计工作频率95kHz时,系统的转换效率达到最高。但在105kHz时,系统的输出功率达到最高。
3.满载实验
根据前面设计系统满载工作条件。在负载为10欧姆(由三个50W,30欧姆的水泥电阻并联),驱动桥电压为24V时,输出功率应该50W左右。下面是测量的结果:
● 电源工作电压:: Vbus=24V
● 整流桥输出电压:Vout=22.11V,输出功率:48.89W
● 电源电流Ibus=2.66A,系统输入功率:64.32W
● 系统效率:76.0%
由测试结果可以看出,系统工作条件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
下图显示了工作一段时间之后,LCC补偿电路和接收电路温度分布情况。可以看到串联补偿电感Lp有很大的温度升高,它损耗了一定功率。在输出电路中,全桥整流温度也升高。

稳态温度分布图
4.线圈中的电流
前面设计LCC补偿电路参数,依据的原理是对称T型电路会使得发送线圈的电流保持恒定。下面使用电流钳分别测量在电路满载和空载下,发送线圈的电流大小。

测量线圈中的电流
下图是系统在空载时,发送线圈中的电流波形(青色)。

线圈驱动电压与线圈中的电流
下图显示了系统工作在满载时,发送线圈中的电流波形(青色)。对比空载和满载,可以看到发送线圈中的电流幅值基本上保持恒定。

线圈驱动电压与线圈中的电流
对比上面测量结果,可以看到线圈中的电流基本上保持恒定的数值。
结论
本文讨论了基于对称T型网络设计LCC补偿网络参数问题。并对半桥驱动电压24V情况下,在10欧电阻负载上输出50W的条件进行设计LCC参数通过实验测试,验证了:
● 系统功率输出达到了48.89W;
● 传输效率在76%;
工作在95kHz下,系统空载电流为60mA,无需主控电路任何控制,便可以适应接收负载发生剧烈变化的情况。
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效率,需要对LCC中串联电感Lp的制作进行优化。采用高频,抗饱和磁环制作,减少补偿电路的损耗。
参考资料
[1]全国大学生智能车节能组: https://zhuoqing.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110253008
[2]无线充电系统在输出部分采用LCC拓扑结构综述研究: https://zhuoqing.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113770750
[3]全桥整流等效负载阻抗是多少?: https://zhuoqing.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113777100
[4]Applying LCC compenstation Network to Dynamic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https://ieeexplore.ieee.org/stamp/stamp.jsp?tp=&arnumber=7405298
[5]粘贴铜箔简易实验电路制作: https://zhuoqing.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112150112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 ROHM新型接近传感器面世:VCSEL技术赋能工业自动化精准感知
- 为智能电动汽车赋能!纳芯微NSR2260x-Q1系列攻克复杂电源挑战
- 射频性能再升级,大联大品佳推出基于达发AB1585AM的头戴式蓝牙耳机方案
- 从零售到医疗:安勤四尺寸触控电脑满足多元自助服务场景
- 覆盖全球导航系统:Abracon新品天线兼容GPS/北斗/Galileo/GLONASS四大星座
技术文章更多>>
- 意法半导体CEO将重磅亮相摩根士丹利TMT大会,释放战略信号
- 采购无忧:贸泽电子备货瑞萨新品,覆盖全系列嵌入式应用
- 创新强基,智造赋能:超600家企业齐聚!第106届中国电子展打造行业盛宴
- 安森美获Aura半导体授权,强化AI数据中心电源生态
- 东芝携150年创新积淀八赴进博,以科技赋能可持续未来
技术白皮书下载更多>>
- 车规与基于V2X的车辆协同主动避撞技术展望
- 数字隔离助力新能源汽车安全隔离的新挑战
- 汽车??榕赘涸氐慕饩龇桨?/a>
- 车用连接器的安全创新应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
热门搜索
瑞萨
赛普拉斯
三端稳压管
三极管
色环电感
上海丰宝
摄像头
生产测试
声表谐振器
声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
石英机械表
石英石危害
时间继电器
时钟IC
世强电讯
示波器
视频IC
视频监控
收发器
手机开发
受话器
数字家庭
数字家庭
数字锁相环
双向可控硅
水泥电阻
丝印设备
伺服电机
速度传感器




